98抗洪历时多久?
1998年抗洪历时77天,从1998年6月12日到月17日。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与历史上大洪水相比,主要不同在于:1998年洪水期间长江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阳湖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明显偏高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分洪溃口少。
请问湖北省公安县有些什么镇?
公安县辖14个镇、2个乡,61个居委会、431个村委会。公安县辖斗湖堤、端口河、杨家厂、麻豪口、夹竹园、闸口、藕池、黄山头、章庄铺、狮子口、斑竹当、孟家溪、南平、毛家港14镇,甘家厂、章田寺2乡。居委会和村委会太多了,列不出,抱歉!
历史上记载长江特大洪水是哪一年?当年淹没了哪些地方?
对于长江这么一条有脾气的大河,历史上大洪水不可能不留下痕迹,包括文献记载和水文地质痕迹。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历史记载的特大洪水年有:1153年、1227年、1520、1560年、1788年、1860年、1870年、1896年、1905年、1917、1921年、1931年、1945年、1954年、1998年。其中1870年为特大洪水,水位最高,流量最大,称得上万年一遇。
头条搜索长江大洪水,介绍1870年大洪水的文章较多,大家都认可宜昌的黄陵庙木柱上留下过洪水过后的痕迹。上图(文字经过笔者放大处理)标注着“庚午年(1870年)洪水至此”,这个标处精准测量海拔为81.16米,发生在同治九年六月十六日,当年属相为“马”。1870年洪水有多大昵?
如果把1954年与1870年两次洪水水文测量进行比较,宜昌站1870年洪水位比1954年约高3.8米,宜昌河段洪峰流量达105000立方米/秒,持续了整整半个多月。
黄陵庙在哪里?上图中红1的位置,就在三峡水库下面不远处,直线距离7.5公里左右,修建三峡水库不可能不去黄陵庙看一看,并认真审核历史上水文资料,所以说三峡大坝参照1870年大洪水而修建,这也是给头条朋友留言:“你怎么知道1870年大洪水,按照这个标修建的“答复。
如果说黄陵庙是人为记载,有人为成份之嫌,我们还可以找一找洪水过后的自然痕迹,这是没有人为改动的嫌疑。
宜昌南岸边有一个叫考子岩的地方,比较陡峭,江边是无人行走的岩壁,没有人为足迹干涉。据说外国考察队到过长江中上游,传教士还在这一带活动,一些英文资料里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上图中红色线范围内有孝水岩被长江水侵泡的痕迹,水文地质学告诉我们,河流冲蚀地貌呈条纹状,颗粒形状往往朝向水流动方向排列,依此可以推断水流方向。另外一些松散的沉积岩,长时间被侵泡后,膨胀脱落,石灰岩类岩石可以加速化学风化,我们看到洪水退后留下明显的痕迹,上图中界线分明,结合相关资料,判断这个痕迹就是1870年留下的,并测出海拔高度,指示当时的水位。
150年前这场大洪水,站在此处,放眼望去,滔滔洪水,淹没了宜昌多少座高楼、花园、广场,心中充满了颤抖抖地恐惧,修建三峡水库对我们今天的安全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这场大洪水长江中下游淹没情况是怎样的呢?
上图是1870大洪水长江中下游淹没模拟图,这场大洪水首先是从两湖开始,6月江西鄱阳湖大雨,湖南沅江上游及资江大雨;湖北汉江暴雨成灾,从而抬高了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水位。
7月中下旬,暴雨转移到了长江上游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区间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7月17日至19日,暴雨缓慢移到汉江,又东移至宜昌至汉口区间和洞庭湖地区,使长江上游的洪水出峡后与中游洪水及汉江洪峰叠加,加重了两湖地区灾情,当时三个省份灾情最为严重,四川、湖北、湖南。
应当说这次洪水是上游四川盆地内河流触发的,历史上多次记载,长江洪水一般是指上游的洪水,而中下游洪水没有这么大灾情,很显然是四川盆地形带来的祸端,安徽歙县高考大洪水也是如此。所以考虑洪水不能单看降水这个因素,地形也很重要。
上图洪水淹没范围(可以放大来看),整个荆州地区堤坝全部溃决,洞庭湖边上岳阳楼不见了,湖北水位到了现今的天门,湖北、湖南受灾多达50个州。
我们再把1870年大洪水与现今比较。1870年汉口站洪峰水位为27.55米、流量为66000立方米/秒。我们看看今天14点武汉水位图,水位是28.36米,流量57100立方米/秒(上图),从这两组数据对比发现,水位比1870年高出了0.81米,这只能说我们现在的大堤修高了,是我们有能力把水束缚在狭窄的河道内,这也意味着有些地方水面比堤下还有高,看来长江的汛情还是严重的,想想脊背发凉啊,长江这条河真是有个性啊。
今年的汛情还要看三峡水库来水,目前水库水位涨至了150.45米,距离175米还很遥远,今天我们还是有能力面对1780年的大洪水了。
150年过去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长江这条大河还没有治理完,仅靠三峡水库是远远不够的,水库还是太少,还是要多建。。。。。。
根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85年(西汉除)至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间,长江较大洪水灾害次数就高达两百多次,历史上几次特大洪灾如下:
- 1153年洪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洪水,是长江上游发现的最早有石刻记录的大洪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灾洪水记录。四川省忠县东云乡石壁上有两处刻石记述,长江中下游亦有大水记载。
- 1778年洪水这次洪水主要来自岷江、沱江和涪江。荆江大堤严重溃决。万县至沙市一带共决堤20余处,洪水冲入荆州城内,水深一丈七,两个月才退去。湖北被水淹没36县,房屋倒塌4万余间,兵民淹毙万余,是为荆江大堤历史上遭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
- 1860年宜昌洪峰流量约为92500立方米每秒,枝城洪峰流量达110000立方米每秒.这一年洪水从6月中旬延续到7月下旬,还在11月份出现了一次一般年份罕见的后期洪水.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灾情十分严重,损失之巨,范围之广,为数百年所罕见。主要受灾地区为四川、湖北、湖南等省。"长江干流上的丰都县"全城尽没,水高于城数丈,仓谷漂失,官、民宅半为波涛洗去。"三峡入口处的奉节县"城垣、民舍淹没大半,仅存城北一隅,临江一带城墙冲塌崩陷,人畜死者甚众。"
- 1931年7月一8月发生全流域型大洪水.长江流域受灾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中下游淹没农田5000多万亩,死亡14.5万人,灾民2800多万人.武汉关最高洪水水位达20.20米,武汉市区大部分水深数尺至丈余,洪水浸泡3月之久.
-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自枝江以下约1800公里的河段,水位突破历年最高纪录,洪水位持续时间十分长,洪水总量也十分大。
-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大水之后的又一次流域性大水。长江干堤在九江大堤处发生决口,作为主要支流的汉江,7月4日至16日,上游平均降雨量134.3毫米,致使7月11日入库洪峰流量达到14300立方米每秒,总洪量46亿立方米,经丹江口水库拦蓄,削峰率87%。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大洪水。
1998年的洪水,主要发生在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受灾最重的是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这次受灾面积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经事后分析,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荆江以下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60d洪量对比表明,1998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在本世纪已发生的3次全流域性大洪水(1931、1954、1998年)中列第2位。
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大大超过了1954年的实测水位,高洪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1、1998年分蓄洪量与1954年相比大量减小,1954年长江中下游分洪溃口总量达1023亿立方米,而1998年只有100亿立方米;
2、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减少约1万平方公里,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亿立方米以上。
总结经验主要有:汛前准备充分;统一指挥、决策正确;军民联防,全力抢险;水库调度,科学抢险;依法防洪,严格执法。灾后反思,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加高加固堤防,消除堤身隐患;加强河道整治,保持行洪畅通;建好分蓄洪区;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抓紧建设防洪水库;加强长江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