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赛艇队教练 “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逝世,享年90岁

小编 23 0

“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逝世,享年90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赛艇协会方面获悉,原国家赛艇队教练程骏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29日上午6时45分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国家赛艇队教练 “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逝世,享年90岁

程骏迪手捧年轻时的夺冠照。解放日报 图

程骏迪,男,1933年出生,新中国首批赛艇运动员。曾任国家赛艇队教练员,率队参加了1984年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赛艇比赛,获得女子四人单桨有舵手艇第八名和男子四人单桨无舵手艇第十名,书写了中国奥运赛艇第一笔。

程骏迪被媒体誉为“新中国赛艇第一人”。

《解放日报》2023年6月22日曾刊文《在黄浦江上乘风破浪——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介绍:1956年西湖表演赛后,程骏迪又获1957年和1958年七城市划船锦标赛男子单人双桨第一,完成三连冠。上海队赛艇排头兵已露端倪,1957年获女子四人艇外的其他7项冠军,1958年夺5项冠军和3项亚军。

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运会举行,划船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8月23日提前在武汉举行。19个省市和解放军队参赛,上海派出30人的赛艇队。赴汉船上,队员们抓紧做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并趁船靠码头之机上岸跑步。抵达目的地后,“火炉”武汉40摄氏度高温,运动员有的睡浴缸,有的干脆在室外睡觉。没船练就走5公里去借,借不到赛艇就借舢板。比赛中,上海队囊括男子项目4枚金牌,并夺得女子1金2银。教练兼运动员的程骏迪,保持男子单人“双桨王者”地位。在这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上,上海赛艇实现首次腾飞。

……

五运会后,程骏迪任国家赛艇队教练,备战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海队桨手陈昌凤、黄美霞、史美萍、朱崇娣及舵手张黎明入选。后朱崇娣因腰伤需治疗,换八一队杨晓入选。先在上海淀山湖水上运动场冬训,1984年4月,移至北京怀柔水库国家体委水上运动学校。7月,中国赛艇队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周到洛杉矶,赶往市区近百公里外的赛地卡西塔斯湖进行适应性训练。

程骏迪坦言:“奥运会吃了个亏。自己没带器械,租当地的。美国人把船库里比我们国内所用还要旧的船让我们去挑,船况比国内用的训练船还要差。”他们只能挑一条稍微好点的,一称分量比国内的赛艇重15公斤。而且它的桨架与国内用的位置相反,让运动员推桨没数——本来推出去45度正好入水,现在推出是空的。领桨的陈昌凤发愁:“程指导,这样我怎么推?后面的桨怎样跟?”

“不要急。”程骏迪送点小礼品、纪念章给管船库的,问他要了4根桨杠上的塞杆,解决了问题。角度拉出来了,后面支撑力量也就大了。在队员面前,程骏迪从不流露负面情绪。黄美霞记得,教练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管别人,不去想名次,就是拼,发挥自己的水平。”

五天适应性训练过去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的中国选手,与英、加、荷等世界强队拼搏,书写新中国奥运赛艇项目第一笔。中国女子四人单桨有舵手艇闯过预、复赛,半决赛赢了当年把赛艇带到上海的英国队。随后进入决赛,A组1到6名决赛,中国与英国队同在B组决7至12名。决赛开始,英国队“抢航”,赛艇召回。第二次出发,缺乏经验的中国选手慢了半拍,一路奋力追赶至最后500米,领桨的陈昌凤发出加速信号,舵手张黎明高喊“加油”,仍以0.5秒负于英国队,屈居第八。

《上海体育志》记载:“1984年上海选手顾家宏、唐红卫、陈昌风、黄美霞、张黎明、史美萍和教练程骏迪出席了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获得女子四人单桨有舵手艇第八名和男子四人单桨无舵手艇第十名。”2022年,中国赛艇协会、中国皮划艇协会为程骏迪颁发荣誉证书证章。这年,离蔡树藩见到程骏迪在苏州河划船已过去整整67年。遗憾的是,蔡树藩1958年遭遇空难,没能见到程骏迪的夺冠称雄、上海赛艇的腾飞和中国选手的奥运夺金。

【2024爱沈阳·春天花正开】赛艇教练宋胜民:水上的速度与激情让我陶醉

国家赛艇队教练 “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逝世,享年90岁

在平静的水面上,一艘细长的赛艇划过。长长的桨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在水面上留下点阵式的均匀水花。水花化成涟漪,逐渐扩大,向四周荡去。

极具观赏性和韵律感的赛艇运动,由来已久。早在几百年前的伦敦,英格兰贵族们就曾相聚在泰晤士河畔,为水面上挥桨的艇队振臂欢呼,手中还挥舞着点缀了羽毛的华丽礼帽。

时间水流般缓缓前进。同样的东半球,同样的“母亲河”,沈阳浑河比英国泰晤士河的地理纬度还要靠南一些。人们发现,浑河与赛艇运动竟有着堪称完美的适配度。尤其是随着国内外顶尖赛事、专业梯队训练落地沈阳,操着北方口音的国际友人说,浑河是他们见过最美的静水赛道。

“赛艇之都”的美名,像岸边拍起的浪花,一朵接着一朵。为了一项运动,人们走进一座城,有关水的生机与活力,在沈阳不断交会。

国家赛艇队教练 “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逝世,享年90岁

水面上的风采

飞鸟视角下的浑河城市段

浑河城市段赛艇的热闹,一年四季都在持续。不过,水面上的角逐,通常会从每年5月开始。

浅夏初至,风轻云卷,有着鱼鳞状波纹的沈水便会出现一艘艘着了不同色彩、梭形的精致赛艇。碧空万里下,极具流线感的艇身紧贴着粼粼水面,敏捷地疾驰而过。所到之处,还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独特的波浪。

有时艇上是一人独桨,有时是多人协作,在日辉与波光中,无论是艇本身还是划艇的人,都是那样的神采奕奕。两岸纳凉的行人为眼前的景致所吸引,停下脚步,目光穿过垂下的柳丝,投射到水面上。在人们心中,赛艇运动是沈阳时尚、国际范儿的重要代表。

国家赛艇队教练 “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逝世,享年90岁

青涩年华

为了一条河,留在一座城

“对,保持匀速呼吸,核心发力、手臂后撤,不要塌腰,尽量去感受能量在每个肌肉群之间的流动。”浑河9号码头的室内训练场里,十几个少年正在重复做着划桨的动作。孩子们的头上、身上,已被汗水打湿。

每个周二、周四的下午,来自不同学校、年级的孩子们组团来到基地学习如何划赛艇。除了常规的体能训练外,通常,孩子们先从划船机开始接触赛艇运动,然后进入室内荡桨池模拟实景。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在适宜的季节里,就可以到浑河上体验真正的赛艇了。

宋胜民是沈阳国际赛艇中心训练组组长、总教练,“浑河城市段最宽处有四百余米,几公里长的静水流域满足了赛艇所需的所有要求。而且沈阳的夏天不太热,这一点很重要。”2020年,沈阳国际赛艇中心组建完毕,彼时还在北京执教的宋胜民受邀前来体验,结果划了一圈他就决定留下来,“是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浑河城市段实在太美了,虽然北京给的工资会高一些,可我知道,错过浑河一定会后悔。”

国家赛艇队教练 “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逝世,享年90岁

室内训练

赛艇的“好苗子”,也曾驾驭不了艇

即便是专业运动员,宋胜民在第一次下水时,也是状况百出。“我们在岸上荡桨池模拟,那是一种很稳定的环境和状态。水面不一样,会有一些风和浪,艇身会随着水波晃动。两只碳纤维的桨加起来有十几米长,重叠的部分操作不好会‘打架’,经常手忙脚乱把左右手的手背都给抓破了。”宋胜民也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战胜了他的第一艘艇、第一条河,“专业队的教练跟俱乐部的可不一样,可不会这么手把手地呵护。”

1990年,宋胜民出生在大连。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在班里个头最高,他一直都是体育委员,掷铅球尤其厉害。初二那年,体校到学校来选拔学苗,赛艇教练一眼相中了宋胜民。“教练说我个儿高、手臂长,适合划赛艇。”“我妈当时跟我说,如果想去学体育她和我爸都支持,不过得做好吃苦的准备,而且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宋胜民一边读书,一边天天“泡在水里”。“专业队不比兴趣班,不会给你那么长准备时间,去了就直接下水。”海边出生的宋胜民不怕水,可是他驾驭不了那艘艇,“一动不动艇都会翻,内心越想划好,越划不好。”

每天天一亮,训练队载着队员们和赛艇出发了,把他们送到固定的训练水域训练船便返航,队员们需要自己划艇回到出发地。最开始的那段时间里,宋胜民都是抱着艇游回去的。日子一天挨着一天越走越快,宋胜民在专业队的生活眨眼过去了十年。他也从最初的“翻艇大王”成长为省、市队的顶梁柱。退役后,他离开生活了十余年的广东,回到北方。“北方的赛艇运动已经发展得很有规模了,更年轻的孩子们不必远离故土,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很好的训练机会,这在我小时候是不敢想的,更何况还有这么好的一条河。”

从河中央看两岸,心境不一样

俱乐部里有一对学员父子,儿子处在青春期很叛逆,埋怨父母只知道工作疏于陪伴自己。在学校接触到赛艇运动后,男孩央求父亲报了名。起初,每次来俱乐部学赛艇,男孩总是紧锁心扉,跟谁也不说话。学了一年多赛艇,尤其是到浑河上划艇后,男孩的心扉渐渐打开了,逢人也知道打招呼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后来,男孩的父亲也成为学员。一年夏天,宋胜民看到父子俩乘着两人艇,故意翻进河水里,在泛起的水花中,父子俩笑得是那样开心……

“在河面上看两岸,心情是不一样的,特别开阔。你会觉得自己像是一条水中的鱼,是河的一部分,你会觉得生活中虽然有许多不如意,却也有很多很多的美好。”现在,宋胜民仍会在梦中梦到自己退役,不过醒来时,枕边已没有了泪痕。还有许多的赛艇爱好者,同样在这条河上,得到了治愈。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关彤

编辑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