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羽千里走单骑时斩杀不了夏侯惇?
真正历史上关羽差一点被夏侯惇杀死了,知道了吧,别整天瞎扯,凭关羽那三脚毛,也就是和老猪一样,冬天拿个扇子乱摇摆,也不怕冻死,换现在抖音话就是,本事不咋地只会装逼。
罗贯中写小说,也只能移花接木例如孙坚杀的华雄嫁接给关羽,或者编写一些“路人甲”给关羽杀例如“过五关斩六将”,你要他把历史人物推给关羽杀了,后面的故事怎么编?
关羽张飞再厉害,曹魏“诸曹夏侯”与“五子良将”他们都杀不了,甚至“江东十二虎臣”他们也杀不了,罗贯中写小说毕竟要写到三家归晋,关羽过五关时就把夏侯惇杀了,后面如何参加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担任后防任务?再写下去岂不是袁绍统一北方甚至刘备统一天下?
关羽只能杀“要死的人”或者“编出来的人”,罗贯中写小说也需要考虑“大结局”。即使是赵云被吹捧,罗贯中也只能让他杀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高览而不能是与高览伯仲之间的张颌,不然后面张颌“小宇宙爆发”的段子怎么写?
关羽之所以没有斩杀夏侯惇是因为没有碰上,如果哥俩碰上了,谁杀谁还不一定呢。
有说法是夏侯惇打仗没胜过,升官没落下,但不管咋说,夏侯惇在曹操阵营中是有勇有谋的战将、猛将。曹丕登基后,官拜大将军,也不会仅仅是因为其忠义吧。
建安七年(202年),夏侯惇与刘备在博望坡对峙。由于夏侯惇不听从李典劝阻,被刘备用计打败。当时关羽、张飞、赵云都在,夏侯惇虽然被打败,但也看出,他并不惧怕关羽等人。
关羽千里走单骑那是演义中的故事,过五关斩杀的六将都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都没有真实的记载。
但罗贯中先生安排夏侯惇最后出场,要与关羽对决,还是很有深意的。
第一,关羽一路走来,斩杀的全部是无名小辈,既不能展现关羽的勇猛,把曹操的防御能力描写地太菜,也不符合史实,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不信服的感觉。
第二,安排夏侯惇出场还不能真打,否则打死谁都不好交代,毕竟是虚构的情节。
张辽及时赶来送上曹操签发的通关文牒,把曹操对关羽的恩宠提上一个高度,也好以后见面。这个安排,非常人性化,也很合理。
许多人总把这一点看作是曹操的狡诈,其实老罗并没有这个意思,大多是读者自己过分解读。
第三,演义虽然是战争片,但总不能一见面就厮杀,过于血腥,也需要一些温情的东西,表现一下人性温情的一面。
各为其主,该战还得战,该杀还得杀。但也需要做人、做朋友。张辽与关羽关系不错,送一程也是很好的考虑。
这个桥段,有曹操会做人的一面,有夏侯惇忠于职守的一面,有张辽珍惜友情的一面,设计的很好,是个好故事,值得好好品味。
建安五年,曹操攻打刘备军团,刘备战败投奔袁绍,关羽则被抓,但曹操爱关羽之武艺,于是派人劝降。关羽提了几点要求,说明自己是“降汉不降曹”,曹操答应了。《三国演义》中这段叫“土屯约三事”。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对关羽十分厚待,送了很多金银珠宝和美女,甚至还有吕布的赤兔。
后来袁绍攻打白马,关羽阵斩颜良,解了曹军白马之围。因为听说刘备在袁绍军中,而且关羽认为已经报答了曹操的恩情,于是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去了。在这过程中,就发生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而秦琪是夏侯惇亲信部下,夏侯惇得知此事大怒,前来追赶关羽。两人交战了几回合,被后面赶来的张辽劝停。
为何关羽没有斩了夏侯惇呢?这是因为,前面杀的将领都是一些小角色,而夏侯惇是曹操亲信大将,如果杀了夏侯惇,可不是简单就能走的,因此关羽一再忍让。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立删,谢谢合作!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希望给在下点一个赞,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山居不记年”,大家一起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