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为什么能从远古活下来?
生存方式决定自然选择的标准。鳄鱼没有与同为爬行动物恐龙一起灭绝,用事实证明了鳄鱼的生存方式确实可以避免 6000多万年前发生的导致大量生物灭绝的灾难。通过对现在生存着的鳄鱼的观察,不难总结出作为肉食动物的鳄鱼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鳄鱼之间的生存关系较为协调,在必要时能够团结一致,合作捕猎,以便制服较大的猎物。获得猎物的鳄鱼也相对较为宽容,能够容忍附近的其他鳄鱼来分享食物。毋庸置疑,鳄鱼内部的这种生存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每个鳄鱼的生存力,由此也提高了整个鳄鱼种群的生存力,而生存力决定自然选择的结果。
其次,与非洲狮、美洲豹这类猛兽相比,鳄鱼在捕猎时更加善于把握最佳时机,讲究用最少的体力消耗获得猎物,这种捕猎方法较之于那些依赖自己的高速度奔跑追捕猎物的食肉类动物,从表面上看似乎场面不够壮观、热闹,但却可以利用最少的体力获得食物。当自然界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食物极度短缺时,捕猎时体力消耗少的特点就会有助于其度过漫长的艰难岁月。
此外,鳄鱼在平时的运动量较少,相应的食量较之其它同体重的食肉动物也要小的多,对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极高,并具有很强的抗饥饿能力,这也有助于其度过食物极度短缺的时光。
最后,鳄鱼之所以没有灭绝,是由于鳄鱼的很多捕猎对象本身就没有在 6000多万年前的那场全球性的物种大灭绝灾难中被灭绝,这其中包括多种鱼类、蛙类、水鸟类、龟类、小型兽类等等。虽然大灾难减少了鳄鱼可捕猎的对象,但大灾难本身也减少了鳄鱼种群的数量,使得幸存下来的鳄鱼依然能够得到必要的食物来源,因此,鳄鱼才得以逃脱了整个种族被灭绝的厄运。
由于鳄鱼的生存之器在那场全球性的大灭绝灾难中能够满足自己生存基础要求,保护和帮助自身生存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使鳄鱼得以从那场全球性的大灭绝灾难中存活下来。
自从恐龙灭绝后,成年的鳄鱼罕有天敌,除了人类,几乎没有那种食肉类动物愿意招惹凶猛无比的成年大鳄鱼,由此不难想象,如果今后没有全世界范围内的天灾人祸,自然界中的鳄鱼是不会轻易灭绝的。
谁知道鳄鱼生活了多少年代?
说鳄鱼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是因为最早鳄形目动物初见于三叠纪,但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很准确的。因为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生物及其种类是一个不断演变进化的过程。最古老的原鳄与槽齿蜥极其相似,直到白垩纪(距今1。37亿年~距今6700万年)起始才有真鳄亚目。
现存的真鳄有3科:①鼍科,吻喙短阔,与头颅后段无明显界限。闭嘴时,下颌齿列在颚齿列内侧。下颌第四齿壮大,咬上颌为孔穴。如北美的密河鼍、长江的中华鼍(扬子鳄);②鳄科,吻喙短阔,上下颌齿列交错切接骈列,下颌第4齿壮大,咬上颌为洼沟。典型的鳄属有11种,广泛分布于热带;③食鱼鳄科,吻喙狭长,与头颅后段显然有别,仅印度有恒河食鱼鳄1种。
目前有化石可考的史前鳄鱼是4千万年前的Mekosuchinae鳄鱼群。当时气候骤变,澳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也发生断裂,彼此“分道扬镳”,澳大利亚板块向北漂移,于是靠近赤道的澳大利亚板块气候逐渐转暖,出现大量的雨林地带,适合雨林生活的鳄鱼遂于此大量繁殖。
之后该鳄鱼群逐渐演化成不同种类的鳄鱼。考察Mekosuchinae鳄鱼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史前鳄鱼侧面牙齿要比现代鳄鱼显得更加锋利,同时下颌骨还多生出一部分肌肉,从而可以推断,史前鳄鱼比现代鳄鱼更具有攻击力,诱捕猎物时更加具有资本。如果两者“能够共同生活”,恐怕现代鳄鱼没有太大的资本和史前鳄鱼争夺事食物。
至于说鳄鱼凭借哪些本领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这恐怕一言难尽。众所周知白垩纪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由极盛走向衰灭的时代,许多物种包括当时地球的统治者--恐龙相继走向灭亡,大部分物种不再出现。同样作为肉食动物,大如凶猛的霸王龙,小至可怕的小盗龙,都从此杳无踪迹。
鳄鱼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目,却奇迹般顽强地生存下来,这也许跟它的捕食习性有关。鳄鱼行动较为迟钝,因此它无法跟踪和追逐快速移动的目标,而代之以非常具有策略性和隐蔽性的捕食习惯。在冰川期食物极度短缺的条件下,鳄鱼以其运动量小、捕猎体力消耗少等特点,侥幸地逃脱了被灭绝的命运;而那些凶猛的食肉动物,虽然竭力奔跑,却因为获得的食物不能满足其能量消耗,最终仍无法逃脱绝种的命运,我们只能说时运使然。
从三叠纪初见鳄类动物起,鳄鱼形态相对至今很少变动,所以现存的鳄类可以称为活化石--这也是鳄鱼的生活习性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一个很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