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幼儿敏感期?
外国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有几个所谓"敏感期"或者称为"关键期"。"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的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
在0-6岁,儿童出现的敏感期会有: 感官敏感,辨音敏感,音乐敏感,口语敏感,细微事物敏感,时间 空间敏感,想象力 创造力敏感,人际关系 社会规范敏感,绘画 书写敏感,顺序 排列敏感,阅读敏感,逻辑数学敏感等等。敏感期是儿童学习的关键期,对其心灵和人格的发展重要的影响。成人在尊重儿童行为与动作的同时,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
最近在参加头条育儿的问答活动。希望各位粉丝多多点赞,多多评论。
敏感期是幼儿的学习关键期,是自然赋予人的一生仅有的一次特别生命力。儿童敏感区是指由于儿童在这一阶段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而产生的一段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而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成完美成长。这是成年的职责。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开你的疑惑,觉得有用就点赞支持下吧😘
儿童敏感期,我理解的是能力的“高效吸收期”。
小孩子的各种能力成长并不同步,是按照一定顺序以此展开的。
就像一个隐形的课程表。
打个比方:小孩头脑里的课程表是“语文”,这时候如果成人教他语文,他就学的非常快。
反之,如果成人这时非要教他数学,他就会无感,学的很慢。而且学语文的高效期也会被错过。
儿童敏感期算是蒙氏教育的一个基础理论了。
因为成人几乎没办法知道每个儿童头脑里的“课程表”具体是什么样(有经验的蒙氏老师也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感觉),所以蒙氏教育采取的是自由教学。到敏感期的孩子。自然会来学习这方面能力。没到的,自己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教育围绕孩子的需要展开。
传统教育则不同,是大人觉得这个东西孩子学了好,就按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安排课程,本质上是让孩子围绕成人的需要展开。
让孩子满足成人,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不合适的。
敏感期一般会在7岁前依次结束,很多影响一生基础能力将成型,所以有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
〔图片来自网络〕
心灵扶助者〔成云社〕~初心√
谢谢邀请
让168小叶子来回答吧
婴幼儿不同于常人,因为他能每个阶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每个变化又是不一样的,每阶段都在成长者,所以我们对于婴幼儿应该有更多的知识和认知以及耐心去照顾好他们。陪伴他们成长。
在这些阶段里面,每一种表现都是不一样的。下面看一张图,这是一张外国学者经过研究得出来的,大伙看一下。
最后,祝宝宝们健康快乐!
感谢邀请!
幼儿的敏感期是指在连续相接的短暂时间里,会有某些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一时期内,都某种知识或者技巧有着非常的感觉,对环境中某个层面存在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他的层面,并且孩子在这一时期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敏感期内针对性地教育,事半功倍,能快速提升孩子的能力。
蒙台梭利发现并强调了儿童敏感期,概括了31个敏感期:
1、光感敏感期(0-3个月)
对光线的变化异常敏感,建议多给宝宝看黑白的图片。
2、味觉发育敏感期(4-7个月)
宝宝口中可以明显分辨出各种味道,因为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要保持清淡,从单一米粉开始,保护好这个敏感期。
3、口腔敏感期(4-12个月)
喜欢用口去探索和感知,尤其喜欢吃手,父母不要阻止孩子吃手的行为,保持小手的清洁就可以了。
4、手臂发育敏感期(6-12个月)
这个时期宝宝非常喜欢扔东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这样做,这是锻炼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最好的时期。
5、大肌肉发育敏感期(1-2岁),小肌肉发育敏感期(1.5-3岁)
喜欢站,走。这个时期要鼓励宝宝多运动,锻炼大肌肉,同时引导孩子做一些捏拿,手指操,串珠子等锻炼手部精细运动的游戏。
6、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善于观察事物的细节,重复一些细小的动作。家长要耐心陪同孩子去观察细节,并讲解,提高认知和观察力。
7、语言敏感期(1.5-2.5岁)
如果不是某些疾病的影响,这个阶段孩子就开始说话了,家长要多和孩子聊天,引导他们说话,可以给孩子读书,听故事等等。
8、自我意识敏感期(1岁6个月-3岁)
开始区分你我,开始使用“我的”,也会出现打人,咬人等现象,家长用行动制止就可以了,不用去说教甚至责难,这不是孩子恶意的表现,他们只是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边界而已。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敏感期,所以保护这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就等于保证了这个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人格的和谐和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这样一个能力。
9、社会规范敏感期(2岁半-4岁)
孩子开始喜欢交朋友,喜欢和他人玩耍,在这个时期要教会孩子社交技巧,给他们提供社交机会,并教会孩子遵守相关的规则。
10、空间敏感期(3-4岁)
可以提供各种几何形状的玩具,如积木等等,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11、色彩敏感期(3-4岁)
孩子对色彩产生浓厚兴趣,可以提供他丰富色彩认知的书籍,教具,学习色彩的知识。
12、逻辑思维敏感期(3-4岁)
孩子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问必答,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答案。
13、动手敏感期(3-4岁)
孩子喜欢剪纸,涂画,粘贴,我们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材料就可以,尽量不去打搅他们的活动。
14、藏、占有敏感期(3-4岁)
对占有物品有强烈的快感,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占有欲,为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并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和对物品的支配。
15、执拗的敏感期(3-4岁)
如果不能按照孩子的意愿行事,孩子会表现不安,哭闹等,容易发脾气,这与孩子建立的内在秩序有关,我们不要去强迫孩子,多理解,温和地对待。
1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3.5-4.5岁)
孩子事事苛求完美,并为之苦恼,我们要做的还是尊重孩子,不去责难,给予安抚。
17、诅咒敏感期(3-5岁)
孩子开始说“打死你”,“踢你”等等不太文明的语言,因为孩子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并尝试使用,家长最好的对待是忽略,否则你的管教反而会引起孩子更浓厚的兴趣。
18、打听出生敏感期(4-5岁)
孩子可能很好奇自己从哪里来的,妈妈怎么把自己生下来的,家长不要避讳,有很多科普的绘本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就可以了。
19、人际关系敏感期(4.5-6岁)
孩子开始寻找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伙伴,开始小团体活动,家长多引导,多示范即可。
20、婚姻敏感期(4-5岁)
孩子会说喜欢谁,要和谁结婚之类,家长不要说教,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
21、审美敏感期(5-7岁)
孩子开始注意自身形象,尤其是女孩,喜欢化妆,打扮,家长要给予鼓励,但不要把我们的审美观强加给孩子。
22、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
孩子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身份角色,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玩各种身份扮演的游戏。
23、性别敏感期(4-5岁)
孩子开始区分性别,对性别差异好奇,家长还是可以通过绘本等给予孩子科学客观的认知介绍。
24、数学敏感期(4.5-7岁)
孩子开始对数学相关概念感兴趣,喜欢问,几点了,这是多少,几块钱等等,他们开始认知数名,数量,数字的概念,但内在逻辑并不清晰,只是能做得把三者配对起来。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一些数学的概念,比如时间,花钱等等。
25、文字敏感期(5-7岁)
孩子开始对文字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字卡,让孩子把文字符号与图片对应起来,但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注意不到笔画等细节,因此书写不是重点。
26、绘画和音乐敏感期(4-7岁)
我们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相应的环境,少打搅就可以了。
27、延续婚姻敏感期(5-6岁)
延续前一个婚姻敏感期,但是孩子在选择对象上有了喜好的倾向,并且知道了一些婚姻的规则。
28、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6-7岁)
到了6岁孩子就开始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实现自我管理,监督上课的时候谁没有进教室,吃饭前谁没有洗手,哪个孩子没有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这些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事情。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比如捡垃圾,义卖,捐赠等等,培养孩子的社会公益意识。
29、数学逻辑的敏感期(6-7岁)
孩子开始明白数字,数量,数名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数序,大小有了概念,可以通过玩具学习运算
30、动植物,科学实验,收集敏感期(6-7岁)
孩子热衷于探索自然,热衷学习自然相关的知识,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提供相关的条件,多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认知。
31、文化敏感期(6-9岁)
孩子开始对文化,比如故事,历史,传说等等感兴趣,家长可以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引导孩子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并带孩子去参观展出,演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