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袁大头这个现在值多少钱?
目前一枚500到1500元人民币。
“袁大头”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每枚银元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这年12月,由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1915年后,各省仿铸,到1923年止,共铸发7500万枚。
它的特点主要是听声音脆而洪亮,有音韵,互击有余音产生,反之则伪;看其币面颜色润白,图案自然清晰,色泽细腻丰富。人们通常的鉴别方法是以大拇指和食指捏在它的中心,以嘴猛的吹它,快速放在耳边,听到愔愔作响就是真的。
袁大头银币是包括四种,年份也分四种。而其中,民国八年的最为稀少。而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壹圆则相对较为常见。但由于收藏性的原因价格也是一直在翻。
大头规格直径一般在38到39毫米,重量在26.4克到27克之间,成色应该是89%的银,最纯的可以达到90%银。现在大家手里的稍微偏轻和偏重也都是正常的,毕竟在流通的过程中会有损耗。
袁大头近几年行情翻得很快,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都把目光转向袁大头,而市场上更是有一种说法,家里有枚袁大头十年吃喝不发愁,那么这一说法是真的吗?袁大头银元到底能值多少钱?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网络的传播与盒子币推广,门槛变低越来越多的人投入钱币市场,钱币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还有它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其成为收藏爱好者们最愿意投资的种类。
袁大头银元120个版别,每个版别价钱都不一样,根据品像基本都是一币一价。
下面是今年四月份通货大头的市场价格。
你这枚三年大头一角,这样的一枚价格大约在700元左右,价钱由品相而定。
银元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主要货币,虽然民国也有很多种类纸币发行,但贬值速度太快,民间更愿意使用袁大头作为流通货币。袁大头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51年,总发行量超过 7.5 亿枚。银币主要有壹圆、中圆、贰角、壹角四种面值,而我们平时常说的袁大头主要还是指壹元面值的银币。
流通时间长,使用广泛,所以民间的袁大头还是不少的。有位藏友给小编发来咨询,问问家里老人留下的几枚袁大头值多少钱?
这里有民国三年和民国十年的袁大头,都属于发行量比较大的品种,其实如果发行量不大,普通人也很难存留下来。就这种最为普通的袁大头,收藏市场上价值多少呢?
小编查看最近的行情,这样的一枚价格大约在650~900元之间,具体还得根据品相而定,但普通品很少有超过1000元的。网上经常有人炒作袁大头价值几十万,其实不然。价值几十万的不是没有,而是一般人没有。一些错版的、或者发行量非常稀少的袁大头确实价值数万,甚至几十万,但在收藏圈里也是凤毛麟角,而更多的知识炒作而已。
目前市场袁大头假币太多,在某宝上轻易就能找到几元一枚的袁大头,所以收藏不可贪图便宜,还是要从可靠的渠道购买钱币收藏。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根据市场价来看,袁大头三年造价格在500-700元左右;袁大头五年(贰角)在50-160元左右;袁大头八年造大约在1000元左右;袁大头九年造和十年造大约在600元左右。
土地抛荒严重,粮食逐年减产,请问,你愿意干农业吗?
作答
说实话,谁也不愿意干农活,
三字概括,“脏,累,苦!”
补充说明,种庄稼,缠手缠身,靠天吃饭,还要看市场粮价的脸色,外国进口粮食一直在冲击国内粮价市场。所以农民的收入,虽然有微薄的补贴,但也不能尽如人意。
我是农村人,为什么自己搞机加工私营而不去种地。吃过那苦,不愿再受那累!
种地人没出息,尘里来,土里去,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泡在地里,没息没缓,也没几两碎银收入,面监问题,娶媳妇难,看病难,养老难!叹气~
农村新生代的年轻人,纯粹看不上干农活,根本不去眊一眼!
再瞧瞧田间地头干农活的是些什么人?尽是些背弓弯腰的老头子们,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穿得烂,走得慢,脸上皱纹开了瓣...
抛荒确实存在,有的地里植满树苖,等待绿化,卖个好价。
近来“农管”要高调进入农村,介入千头万绪的三农事,一
摊子烂事能收拾好吗?
世间还有贡献一说。
世间还有爱好一说。
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合理性。
合理的事情,都是会有人去干的。
假如,我做事,不完全是为自己,而是出自公众利益,而农业又必须是有人要去干的,而我又有此特长,我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粮食生产行业中去的。
这是一道伤感的话题,心痛的话题,违背农民心愿的话题,是种地农民选择了无奈的无奈。为求利益最大化,靠种地的农民靠种地养不了一家经济来源的支出消费?因此一切后果现象的出现,是果产生了因。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谁去解决,谁能解决??因没有解决以前,不会有人愿干农业,尽管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说实话,传统的农业的确既脏又累,收入还不多。为什么还是有人去干呢?第一,社会和职业分工的需要;第二,有一部分人,除了农村种庄稼的事情,其他的不懂;第三虽说收入少一些,只要不懒,生活有保障,毕竟不收农税,过去更苦的年代,农民收入更少,农税照样交;
当然,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任重道远,也是必须做好的事情。
那么,农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我认为关键在于集约化,集团化,机械化,也就是所说的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增加收入,这是根本,但也不可能一朝一日之事。但我希望各级政府要眼睛向下,把改善农民生活,改善农村面貌作为大事来抓,踏踏实实为他们干点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