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怎样进一步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算历史贡献吗?
中国人民在很早之前,就发现我国东南部海上有一个美丽的岛。这个岛屿,在汉代叫“东靓”,三国时代叫“夷州”,隋唐时代叫“流求”,明代以后叫台湾。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宝岛台湾。
我国的少数民族高山族人,很早就住在台湾。他们的文化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台湾的新石器遗址中,都曾经发现过彩色陶器,纹饰同福建地区的相似。台湾的几何形印纹硬陶,也与福建地区的文化面貌完全相同。
西汉时,台湾属于会稽郡,《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记载有从台湾来的人同大陆通商往来的事。
《汉书·地理志》说:“会稽海外,有东纵人,分为二十余国。”
《后汉书·东夷传》说:夷州“有数万家,时至会稽市。”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在后汉时代,已经有人从海外岛屿来到浙东会稽进行贸易了。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说:黄龙二年(230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兵万人,航行到夷州,而且还带回数千人。这说明大陆和台湾在那时已开始大规模的接触。
到了隋代,台湾和大陆的接触往来更密切了。隋炀帝据何蛮的报告,于607年(大业三年)派羽骑尉朱宽和海师何蛮到流求“求访异俗”,因为语言不通,只带了一个流求人回来。
第二年,朱宽又到流求进行抚慰,“取其布甲而还”。610年(大业六年),隋炳帝又派大将陈棱和朝请大夫张镇周(一作张镇州)率兵万余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州)出发,航海到了台湾。台湾人看到船舰,以为是来做生意的,所以都到军队中做买卖。这就进一步说明台湾和大陆早就有贸易往来。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对台湾的风土人情、政治和经济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和了解。
《隋书·陈棱传》和《流求传》都记载了高山族与隋的关系以及高山族的社会状况、生产和生活习惯。那时候,高山族人民能种植多种谷物如稻,梁、禾、黍,饲养猪、鸡,织杂色麻布和杂毛为衣,也能织罗文白布。他们的武器有刀、长矛、剑和弓、箭等。已经有少量铁武器,但“刃皆薄小”。生产工具仍使用石器。
在隋代,高山族社会还没有显著的阶级分化。据记载,在以波罗檀洞为中心的部落里,有一个大酋长,所属诸洞也各有酋长,大小酋长都由部落成员选举最善战的人担任。没有赋税,公共费用由部落成员平均负担;也没有法律,犯罪的人由部落成员共同议决制裁。
从隋朝起,大陆人民对台湾的了解越来越清楚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大陆移居到台湾的人也日益增多了。历史证明,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算是“历史贡献”吧。
ENT
为什么封建王朝要禁止海上贸易?
并不是每个封建王朝都禁止海上贸易,例如在宋朝时朝廷的税收将近七成来自海外贸易,那时中国海上贸易非常繁荣,甚至有特别的航线,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步入正题,封建王朝禁止海上贸易是从明朝中晚期开始的,明朝早期,中国国力十分强盛,这可以从郑和七下西洋在海外三次用兵均大获全胜可以看出。毕竟能以两千精兵深入当时印度首都并攻入皇宫,生俘国王也是没谁了。但自从到了明朝中期,出了个汪直的人。此人是个太监,极具经商头脑,也曾经担任西厂的一把手。只因手段太过狠辣,被大家排挤,无奈当了海盗,有意思的是,他的手下大多为日本人,那个时候新航路已经开辟,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很频繁。此人也靠打劫赚了不少钱,好景不长,明政府为了铲除这个海盗抓了他的亲人(可能是母亲吧)。汪直呢也为了救他亲人深入大陆被杀。坏就坏在被杀,头头一没,日本人就开始乱起来了,开始杀人强劫。这就是明朝时期的倭寇之乱,没办法,为了百姓明政府禁止海上贸易。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戚继光抗倭结束。
到了清朝由于郑成功等人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为了不让他们有根据地清朝当局下令沿海居民往内地撤十里,就更别说进行海上贸易了。等到清廷收复台湾时当时的皇帝开始洋洋得意,认为自己不缺什么,海上贸易没价值,这里边最有名的就是乾隆了。就这样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开始落后于西方。
这个问题太过偏颇,以至于封建王朝表示:“这锅我不背!”
事实上,除了明朝朱元璋时期和康熙时期明确下令“寸帆不许下海”,严厉推行禁海,事实上在封建社会大部分时期,中国和海外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大量粤闽两省人口大量移民到南洋等地谋生!
禁海的含义是: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所采取的措施。
实际上,封建中国的禁海,只对老百姓有震慑作用,这种形式的禁海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出现了。而对于官方的对外贸易,王朝不仅不会压制,甚至还要鼓励发展。比如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官方层面的对海外交流,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建文帝、佛骨舍利以及恢复藩贡体系,贸易尚在其次。正因为这样的远洋航行亏本到得不偿失,所以最后不堪重负的明朝宣布不再进行类似航海行动。
到了清朝时期,清政府特许广州的广州十三行作为清朝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而在十三行的交易中,中国的商户不可以直接和外商进行贸易,需要经过中间人的倒卖,这些中间人,是清政府的人。
看似明朝不再进行航海了,清朝不让直接和外国人交易了,但是明朝民间的偷渡等行为始终不曾断绝,嘉靖年间出现的东南沿海倭寇之乱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而清朝除了广州这一海上贸易通道,在陆地上,清朝和周边国家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清朝的晋商从北京经库伦北上经过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将福建的茶叶卖向万里之外的圣彼得堡,欧洲多个城市。
可以说,但凡能给自己带来巨大收益的,而政府还强制关停的,少之又少,除非统治者脑子秀逗了。而更残酷的事实是,政府对于海禁的推行,民间出海被严厉限制,而官方交往却畅通无阻。实际上这是双重标准。而更有意思的是,限制民间出海保护了官方的贸易,保持了官方的垄断地位。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是不会阻拦的,反而会大力支持,比如郑和下西洋。
但是获利这么多的好项目,为什么朝廷会多次下令禁海呢?“静Yes”认为这其中有两个因素:一是外来入侵者不断进犯;二是海外贸易影响了国本。
禁海最严重的是明清两朝,作为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多次下令禁海,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此时日本国内动荡,失败的武士纷纷下海,并不断骚扰中国沿海。
而实践证明禁海政策简单粗暴而有效,这样的坚壁清野政策让侵略者无法通过抢劫补给自己,最后只能自生自灭。
而禁海令之前,由于很多人发现出海倒卖东西来钱又快又多,所以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出海做生意去了,长此以往,导致耕地的农民越来越少。明朝和之前的宋元重商主义不同,明朝重新回归到以农为本的时代,农业作为国家之本,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税收,因此统治者不能不重视。当海外贸易动摇了明朝统治根基时,明朝只能及时出手。
清朝面临的状况比明朝更加复杂。此时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不断入侵世界各地,中国也成为其掠夺目标。而清朝前期一直都在面对蒙古等内陆边疆问题,在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对付东南沿海的威胁时,禁海成了粗暴高效的手段!
说到底,禁海只能是中国这样一个大陆性质的帝国才有的政策,是特有的举措。禁海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土的完整,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但是长此以往,禁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和世界脱轨的明清落后于西方国家,被远远甩在身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