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为什么东方六国明知道秦国才是最大的祸患,但却相互攻伐?
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总有人替别人“明知”一件事?
在悟空问答,我见过这样一些问题:
1,朱元璋明知朱棣有野心,却不防范?
2,慈禧明知袁世凯有野心,却不杀他?
……
历史人物都不是超人,不可能向我们这样看到他们的未来。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总是觉得历史人物很多决策很脑残。
事实上,远非如此!
并不是整个战国时期秦国都是国力第一的大咖。
如果非要划分,可以把战国划分为四个时期。
1,第一时期,魏国率先称王,独霸天下。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赵魏韩成为新兴诸侯。魏文侯网罗大量人才,比如李悝,子夏,西门豹等,把魏国建设成一个超级大国。
魏国最喜欢欺负秦国,河西抢来,函谷关抢来。在魏国的打击下,秦国成了战国七雄最弱的菜鸟。
魏惠王率先称王,传到魏安厘王手上时,魏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魏国开局出王炸,后来牌越打越烂原因又三
一,身处四战之地,先天不足。
二,战略转向,最好的同盟是赵和韩,攻打赵和韩,让齐国抢了先。
三,魏安厘王的弟弟魏无忌如果做国君,有可能翻盘。
打败魏国的是齐国,马陵桂陵两次大战,孙膑对庞涓,齐国打败魏国,成为东方霸主。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六国对秦的态度发生转变,原先是“六国卑秦”现在是“六国拒秦”。
最搞笑的是齐国,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居然和秦国互相称帝。
秦国很快取消帝号,然后开始了远交近攻五国攻齐的战略。
公元前284,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也加入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
从此后,齐国丧失了大国地位,再也没有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什么大作用。
如《六国论》所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秦国猛攻韩魏,捎带打赵国,齐国实施“绥靖政策”,楚国被蝇头小利哄住。六国始终不能齐心,最终必定被灭亡。
当然,秦国灭义渠,是秦国出关灭六国的先决条件。
这一段时期,秦国做了这些事
一,稳定后方,铲除有异心的外戚,继续重用客卿。
二,先后灭东周国和西周国,获得天命。
三,出兵灭六国,一统天下。
四,北击匈奴,南收百越,建立秦朝。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秦帝国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他经历了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
这一百多年中,六国不断被削弱,六国却总还抱有幻想秦国不敢灭国。因此,他们不会团结起来对抗秦国。
当然,六国不团结一直对秦的原因是,文化差距太大!赵魏韩能抱团,而楚国肯定不服,燕和齐是死敌。
秦国先取得宗周,收收取成周,代周而拥有天下,是天命所归,更是实力使然!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丹水秋风!
其实战国时期,几大诸侯国都是有机会一统中原的,但最终为何秦国能胜出。除了秦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之外,关键和秦国实施了变法有关。山东诸国,互相之间不断战争,大家都是为了眼前能看到的利益在争。至于秦国是不是能统一中国,虽然诸侯国也曾经有所警惕,但从心底里仍然是瞧不起秦国这个虎狼之国。秦国的文化,在中原诸国眼里仍显得落后,并非正统。
在秦以前,即便在春秋战国这样的时期,各诸侯国实际上实行的贵族民主制。重大的事务是要各国的公族及世族们讨论商量后,由君主决策来定,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种贵族之间的协商民主制度。然而,自秦采用商鞅变法以来,实行以法治国、以法为尊、唯法是从。其主要特点是严刑峻法,小过重罚,所以才有儒生对秦政的抨击,认为其是苛政猛于虎,天下万恶之首,虎狼之国,秦君也是虎狼之君。谁也无法否认的是秦国确实自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益增强,从昔日弱小的偏僻小邦,成长为西方强国。
秦惠文继续与东方诸国争霸天下
三、如何看待秦国的成功
谁都明白,秦国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崛起,除了靠不屈不挠的战斗外,还得是采用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几乎都实行了不同类型的变法。然而,最终变法成功的只有秦国,因为商鞅的变法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与秦国公族的配合。这样的机遇与条件是各国变法所不具备的,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便是看穿了人性的本质,而后对人性加以引导和利用,才会有鼓励耕战的二十级军功进爵制。彻底取消了封建贵族的世袭特权,解放了奴隶。所有人都可以凭借军功获得相应的荣誉、地位。财富与权力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了,这样的改革在任何时期都是积极的。尽管它仍然有不足,甚至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可放在战国所处的那个时代来讲,依然是先进。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使得秦国总能得到山东诸国的人才入秦效力,这样的人才环境是其它各国所没有的。
商鞅与孟子辩论,这是电视剧中虚构的,真实的与孟子辩论的是荀子
比较喜欢秦人不屈不桡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的变法图强的精神。死不旋踵的战斗精神,开拓进取一统华夏的民族精神。这应该能成为我们今天该拥有的”历史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只是一个普通强国好吧,其他国家完全没有必要专门防范秦国。
我们的历史书给了我们一个错觉,好像是商鞅横空出世之后,秦国马上成了顶级强国。哪里是这个样子呢!
战国时期,第一个顶级强国是魏国。通过吴起的军事改革,魏国一时横扫天下,当时如果把秦国当回事,根本就不用费劲就可以把秦国灭掉。秦国一直到秦始皇时期,依然靠着魏国人治理秦国,足以说明,魏国远比秦国先进。魏国其实很像当年的德国。本身位于四战之地,纵使本国再先进,也无法扭转不利局面。
楚国也不得了。战国原本是八雄。因为还有一个强大的越国。结果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楚国一发力,居然把越国灭了。越国残余势力先后建立了许多小的政权,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归化于中原王朝。然后楚国同时向四国发兵,秦国被迫用张仪使了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才解除了眼前的危机。
齐国就不用说了,靠着沿海的优势,一直是最富裕的国家。要不是齐闵王的昏庸,秦国根本不敢和齐国争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打下了秦国的大后方义渠,吓得宣太后割地求和,只是他的儿子能力不够强,没有能够继续维持赵国的强大。
就连最不济的燕国,也因为差点灭齐,火了一把。
长平之战的时候,秦赵两国国力不算悬殊。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两个国家两败俱伤最好。最不济,一个打了败仗,一个被削弱也是不错的。但是最终的结局完全出乎意料,赵军居然被全歼。突然之间,其他国家发现,没有能够制衡秦国的力量了。于是大家赶紧联合起来,保卫邯郸。一起之间也打退了秦军。但是,整个形式已经无法逆转。
秦国的胜利,有些偶然性,因为当时谁都没有预料到长平之战会是这样一种结局。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一种必然。因为秦国每次失败,都可以闭关修养,其他国家却做不到。这就好比一场赌局,庄家的钱无限多,你的钱有限多。如果大家的胜率一样,必然是庄家嬴!
这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东方六国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强大的敌人,但是六国之间有着各自的国家根本利益和矛盾,即都想灭掉其他国家统一中原,即使东方六国合纵抗秦成功了,在战国时期弱肉强食的混乱背景下,东方六国迟早要互相讨伐最终只有一个国家统一中原。各国清楚的明白这一点,所以会时刻提防其他国家做到实力的制衡。因此东方六国之间很难完全信任共同伐秦,甚至会联合秦国去攻打其他国家。例如战国时期齐国趁燕国内乱灭燕,燕国复国后又联合秦国等国家发起了“五国伐齐”。
此外,面对“六国合纵”的战略,秦国采取了逐个击破的方式灵活应对,先通过张仪破坏了实力最强的齐楚联盟,又参与五国伐齐削弱齐国实力以及提出远交近攻战略,使齐国坐视秦国攻打三晋而不管。基本上打垮了楚国和赵国,此时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可与秦国抗衡,最终秦国统一中原。
前246年,秦王政继位,吕不韦掌权,继续执行远交近攻,五年时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黄河以北,全部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六国合纵破产,败局已定。(今日头条南方鹏5月首发)
为什么在此期间六国无法有效遏制秦国呢?窃认为,无论古今,只要拥有一定时间缓冲,几乎所有的合纵必被连横所败。不在其它,关键在人心,需要合纵对抗的对象必定强大,各国无法以一敌一,实力差距自不用说。
多国联手,各国利益不能统一,取得的利益不均,都会成为致命的破局,得利少或不得利的国家提不起精神不出全力,毕竟无私助人只在特定条件下,国与人一样,国策也需要人制定,合纵只能以短快狠取胜,因时间站在强国那一边,统一步调既需要指挥官的高超艺术,更需要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今日头条南方鹏5月首发)时间一长,被合纵而攻的国家若采取连横远交近攻之类,可以对对手慢慢分化打击,进而蚕食或团灭,此消彼长,强国更强,弱国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