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中的家书你有什么感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我国伟大的“诗圣”杜甫《春望》里的二句诗。杜甫时运不济,仕途不利,虽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为生计四处奔波,颠沛流离。又逢“安史之乱”,潼关失守,辗转入川躲避。自此与家人失联。
大家知道,古代的交通状况和通讯工具非常落后,由于战乱更进一步阻塞了信息通道。不像我们能随时拿着手机悠闲地与四海亲友闲聊。远离家乡的古代游子,隔着千山万水,人地生疏,精神苦闷,思乡之情炽烈难熬。李白的《静夜思》不是这种心情的生动写照吗?在战乱年月,家乡亲人的安危时时撕扯着诗人的心。他们身边什么精神寄托都没有,只有暗夜的凄风和秋虫的悲鸣。
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家书抵万金”了。古人不能用数码产品“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亲人的手迹文字就是最宝贵的东西,写信时通常要写上“见字如面”,确实,看到那熟悉的字迹,如同看到了亲人的音容笑貌,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信中字里行间表达的真挚情感,滋润着诗人心灵的荒漠。这仅仅是几行文字,但它不是普通的文字,它是滚烫的语言,是天底下最纯真的情感的结晶,它只属于我们人类。、
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故土情结。中国农耕文明以家庭、家族、宗族为单位组成社会。中国家庭对子女照顾的无微不至,作为回报,中国文化重视孝道,强调家庭感情,提倡晚辈在长辈年老后提供照顾。孔子提倡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俗语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中国人把故乡视为自己的根,在外只是漂泊。无论走多远,都还希望年老之后回到故乡,身后葬在祖辈身旁。
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才使家书显得那样宝贵。也容易理解杜甫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作者的心情。可惜杜甫梦断中原,最终也没有回到故乡。生活的窘困,使他客死归途,给后人留下了深沉的哀伤。
“抵万金”在这里是个比喻。杜甫在这里是说,在战争烽火连绵的好几个月中,能够接到一封家信,真是比收到万两黄金都珍贵啊!表达了诗人:对收到家信的重视和无比激动的心情。
出自《春望》,《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
谢谢提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春望》里的二句诗。它描述了当时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下的情景,它反映了诗人在烽火连天、家人离散的情况下,对家人平安无比牵挂的心情和感触。在那种极端混乱的情势下,如果能收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那可真比收到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呀!
联糸实际我来谈谈对家书的感触。我与六九年在黑龙江珍宝岛前线当兵,当时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大战一触即发。一天冬天晚上,我们去潜伏,趴在冰天雪地里,到天亮撒哨回来发现我的左脚冻伤了,三个脚趾成了黑色。于是被送到几百里外的部队医院。由于怕家人惦念不敢写信告诉家里。此前与家里大约十天一次往返书信。而来住院前刚好收到妈妈来信,说是爸爸住院了,爸爸原来是矿山井下工人,得了职业病矽肺和肺气肿,这次复发很严重。我住院后和家里失去联糸,但却非常惦念爸爸,真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直到两个月后连长来看我,并捎来了家信。我接过家信当时就哭了,还好,爸爸已经出院了。
家书对于我们戍边战士来说真比金钱还宝贵!它是一份亲情,它是一份牵挂。它是报平安的信使,它是温暖心灵的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