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车”到“调引” 女子重剑个别课大胆改革
3月12日,中国击剑队女子重剑组在位于北京老山的训练馆举行了公开课,这堂公开课,并不是对媒体开放的意思,而是为其他剑种开放。包括雷声、马剑飞、许安琪等世界冠军在内的50多名教练员、运动员汇聚一堂,当然,他们的身份并不单纯是观众,还要观摩、并打分评判。
公开课包括两节个别课,每堂半小时,分别由女重主教练许学宁带领郝佳璐、杜智山带领林声。个别课是击剑项目训练中的重要环节,由教练员带领运动员一对一展开,目的是强化比赛中的技战术,最终运用到实战当中。
“个别课如果不能解决主动能力的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也不会去寻找机会。表现出来就会在比赛中被动,进入状态慢。”中国击剑队领队王键表示。
长期以来,中国击剑队的个别课略显“套路化”,有些教练员常年带课内容一样,带不同运动员也一样,“我们称这种为‘推车式’教课,车是死的,你推它就走,不推就不动。长期下去,会造成运动员的主动性差,教练员不给信号就不会做动作。但击剑比赛当中,双方是要不停寻找时机、创造时机的,而时机的出现也是瞬息万变,运动员必须在训练中就学会捕捉时机,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调引’,一旦出现机会就打中对方。”王键解释说。
此外,国际剑联今年的赛程有所改变,主要呈现方式是比赛增多,以1月份到5月份为例,各剑种的比赛场次为7到10站不等,平均9.2次。去掉参赛路途消耗时间,比赛准备时间等,五个月中可供训练的有效时间只有55天左右。如何让训练更为有效,更有实战意义,就变得非常重要。
因此,从2014年年底,中国击剑队提出从个别课入手,改变训练模式。改革打破了教练员固有的训练模式,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更累了。
“强度很大,尤其今天半小时的训练当中并没有给运动员太长的休息时间,她们的心率超过了180,喘得比较厉害。”许学宁说,他的个别课主要是在中近距离上,配合防守、强手,距离变化,训练运动员的跟进进攻、弓步进攻以及紧逼状态下的应变。“改变了教练员固定给条件的训练模式,培养运动员在随机状态下的应变,如何完成合理动作。”许学宁说。郝佳璐和林声属于进攻稍微不足的运动员,因此教练员为她们安排的个别课也更注重调动其进攻能力,但或许是队友们的围观,郝佳璐和林声略显紧张,都出现了些错误。
“训练还好吧,就是上来节奏有点快,强度很大。”林声说,不到十分钟,她身着的黄色短袖背心已经湿透,小姑娘咬牙坚持到了半个小时后,满头大汗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其实这种改变挺好的,不确定教练有什么动作,所以打起来要动脑”,林声对改革很赞同,“这堂训练对我的弓步、进攻速度都有帮助,并且打比赛就是这样的,一开始节奏就会很快。”
“击剑教练员也需要一定的体能,不然一天带三堂个别课是没法保证质量的。”许学宁说,而王键也表示,尽管累,但改革会坚持,“教练员和运动员确实很累,但实战比赛就是这样,适应得慢就会被淘汰。”而据了解,这样的公开课还会继续,随后将根据比赛时间表,陆续在男佩、男花等剑种中依次展开。(中国体育报 王向娜)
世界大赛,淮北“轮椅力士”一举摘银
拿到世界大赛的银牌
需要什么
汗水?努力?天赋?
但这些可能还不够
不信你看看
他在领奖台上的照片
▽
在领奖台左侧的是杨井浪
淮北残疾人运动员
作为安徽唯一一名选手
被中残联选派
参加2021年第比利斯
世界残疾人举重锦标赛
获得54公斤级比赛银牌
这不是杨井浪
首次收获殊荣
▽
在今年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运动会上,杨井浪以184.5公斤的成绩获得男子举重54公斤级比赛金牌,并打破了他的教练、淮北举重名将王键保持的全国纪录!
杨井浪的人生经历坎坷,“我在十几岁之前,一直是依靠坐在两个小板凳上挪动身体来行动。”直到20岁他才被启蒙教练发现,走上了举重训练之路。对于杨井浪而言,举重训练的苦痛更是一次次咽进了肚子里。“流的汗多,流的泪水也一样多。”
如今,31岁的杨井浪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跟妻子是网恋的,她是善良、美丽的健全女孩,虽然她家里人都极力反对我们的婚姻,但她很爱我,她欣赏我的自强不息,也同情我的残疾和人生苦难,毅然决然地跟我结婚。”他说,结婚后,他们有了个可爱的女儿,“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下子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更大了。”杨井浪说,身残志坚是不向命运低头,而生活的压力让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为争取幸福而奋斗。
杨井浪、王键获得54公斤级金银牌
还愣着干啥
赶紧为淮北的“轮椅力士”
点个赞吧
淮北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韩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