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冰雪|“场地工人”杨占武的短道人生
【片头语】新中国成立后,和中国其他各领域一样,体育也获得了新生的机会,中国体育人的体育强国梦从那一刻已经苏醒。
新中国七十年体育史,与国家社会发展轨迹高度吻合,经历了从遭遇困境到冲破封锁,从筚路蓝缕到勇立潮头的一路奋进。
在起步较晚的冬季项目上,中国体育人也有了历史性突破。 1963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罗致焕夺得中国第一个冬季项目世界冠军,自此以后,一代又一代冰雪人砥砺前行,把荣耀写在共和国的旗帜上!
新华体育推出《燃情冰雪》栏目,遍访曾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们,讲述那些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本期嘉宾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前领队杨占武。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我只是一个场地工人。”如今在冬奥组委工作的杨占武这么看自己。
“场地工人”其实是“冬奥老兵”。杨扬在盐湖城的眼泪和欢呼,温哥华那个美妙冬天里的四枚金牌,还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手中那块写着“BEIJING 2022”的牌子……三届冬奥会,近30年的体育领域工作经历,中国短道速滑队前领队杨占武经历了很多中国冬季运动的荣耀时刻。“场地工人”尤其对短道速滑充满感情:“永远是重头戏,永远保驾护航。”
盐湖城:连外国友人都希望中国队夺冠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对于出征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来说,四年前的阴霾还隐隐积在心里。“上届长野,为什么短道总共6个项目,能拿5银1铜?怎么就离金牌总是擦肩而过?”包括杨占武在内,从国家体育总局到队里每个人都在反思。
杨占武回忆说,那个周期,大家憋着一股劲儿,而队员也确实具备了拿冠军的实力。杨占武还记得,那几年的世界杯,杨扬几乎从未让女子1500米金牌旁落,世锦赛上,她年年都是全能冠军。“甚至包括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的很多委员,他们也希望中国队拿金牌,因为咱们在这个项目的发展上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此刻,好似万事俱备。然而,盐湖城第一战,在自己最擅长的1500米赛道上,杨扬突然“哑火”,连奖牌都没拿到,队里气氛很沉闷。
这种不正常状态要尽快破除,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袁伟民找女队队员们谈心。说着说着,大家都哭了,压力释放了,信心也树立起来。之后的500米、1000米比赛,杨扬与队友王春露、杨阳配合默契,连夺两金!杨扬实现了中国冬奥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观众都站起来鼓掌,组委会的人也来祝贺。”杨占武记忆犹新,“因为杨扬就是国际滑联最优秀运动员的代表,她不只是中国的,她是世界的。”
图为2002年2月16日,在盐湖城第19届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扬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新华社记者王岩摄
温哥华:四金水到渠成
经历了都灵冬奥会的新老交替期,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杨占武觉得新一批队员真正成长起来了,队伍稳定了,包揽女子项目四金“水到渠成”。
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出现了戏剧性变化,率先冲过终点的韩国队被判犯规,中国队夺冠。时任领队杨占武心里很平静,知道裁判判不判都有可能,还是那句话,“功夫在之前”。
自2008-2009赛季开始,周洋在女子中长距离项目上牢据霸主地位,韩国队拿她没办法,干脆采取推人战术:把周洋推倒,推人的队员犯规,其他的还可以冲击冠军。几经得手后,2009年2月世界杯德国德累斯顿站,屡受困扰的中国队终于提出抗议,杨占武起草了一封公开信,给国际滑联短道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世界杯裁判们。
“第一,违反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第二,对项目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以后都这么去比吗?第三,对运动员安全是巨大的隐患。”杨占武分析。
△图为2010年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女子10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周洋(左)在与韩国选手朴胜义发生碰撞后双双摔出赛道,但周洋受伤较为严重,遗憾地退出了比赛。新华社发(维尔科·安格洛夫摄)
韩国队无言可辩,很快换了教练。中国队内部则加强了对犯规的管理,从中国队员在国际比赛中的所有犯规案例里剪辑了五六十段视频,给大家以警示,要求先做到自己没有任何问题,通过大赛表现也逐渐取得了裁判的信任。
在杨占武看来,温哥华冬奥会另一条成功经验是取得了媒体的支持。赛前在加拿大训练时,奥运会转播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辗转联系到队伍,表达了采访意愿。得到同意后,记者一个个和队员聊天,为后续转播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种开放的态度广受好评,“NBC倒成了我们的拥趸,外媒口径一边倒,中国队这好那好,中国队就应该拿成绩!”
申冬奥成功:很平静
温哥华冬奥会后,杨占武选择去人民大学教书。直到2014年初,受到征召的他开始服务于北京奥申委,负责联络冰上项目协会,对接场地的考察认证等。申办成功后,他继续做场馆管理、测试赛管理方面的工作。
回忆起申冬奥成功的那一刻,杨占武觉得“没有特别激动”,还是那四个字——水到渠成。“中国有绝对优势”,比如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变化,杨占武有切身体会。90年代初出国比赛,中国队穿的服装、用的器材都落后很多,其他国家队员穿得“立整,漂亮”,队员心生羡慕,杨占武看着,心里也失落。
1995年成立国家队之后,运动员用鞋终于从批量生产变为每人踩脚样定制,大家这才有了专属“武器”。杨扬那批队员,早期一年有两副好冰刀就算难得,谁承想,到了温哥华冬奥会周期,外籍器材师直接被请到队里当助理教练;王濛对冰刀“挑剔”,只要理由成立就换!无条件保障。
△ 图为2010年2月24日,在获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冠军之后,中国队队员与场边的教练团队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进步固然看得到,差距也确实存在。杨占武这些年读了硕士又读博,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愈发深厚,不时还写写文章普及冬奥知识。对于2022年冬奥会,他期待大家对中国队的表现持客观理性的认识,重要的是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精彩刺激,“为中国队员加油,为咱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至于自己将在冬奥会期间扮演的角色,他再次不假思索地说:“在场馆服务的场地工人!”
来源:新华社
燃情冰雪 “场地工人”杨占武的短道人生
视频加载中...
新中国成立后,和中国其他各领域一样,体育也获得了新生的机会,中国体育人的体育强国梦从那一刻已经苏醒。
新中国七十年体育史,与国家社会发展轨迹高度吻合,经历了从遭遇困境到冲破封锁,从筚路蓝缕到勇立潮头的一路奋进。
在起步较晚的冬季项目上,中国体育人也有了历史性突破。 1963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罗致焕夺得中国第一个冬季项目世界冠军,自此以后,一代又一代冰雪人砥砺前行,把荣耀写在共和国的旗帜上!
新华体育推出《燃情冰雪》栏目,遍访曾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们,讲述那些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本期嘉宾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前领队杨占武。
“我只是一个场地工人。”如今在冬奥组委工作的杨占武这么看自己。
“场地工人”其实是“冬奥老兵”。杨扬在盐湖城的眼泪和欢呼,温哥华那个美妙冬天里的四枚金牌,还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手中那块写着“BEIJING 2022”的牌子……三届冬奥会,近30年的体育领域工作经历,中国短道速滑队前领队杨占武经历了很多中国冬季运动的荣耀时刻。“场地工人”尤其对短道速滑充满感情:“永远是重头戏,永远保驾护航。”
盐湖城:连外国友人都希望中国队夺冠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对于出征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来说,四年前的阴霾还隐隐积在心里。“上届长野,为什么短道总共6个项目,能拿5银1铜?怎么就离金牌总是擦肩而过?”包括杨占武在内,从国家体育总局到队里每个人都在反思。
杨占武回忆说,那个周期,大家憋着一股劲儿,而队员也确实具备了拿冠军的实力。杨占武还记得,那几年的世界杯,杨扬几乎从未让女子1500米金牌旁落,世锦赛上,她年年都是全能冠军。“甚至包括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的很多委员,他们也希望中国队拿金牌,因为咱们在这个项目的发展上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此刻,好似万事俱备。然而,盐湖城第一战,在自己最擅长的1500米赛道上,杨扬突然“哑火”,连奖牌都没拿到,队里气氛很沉闷。
这种不正常状态要尽快破除,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袁伟民找女队队员们谈心。说着说着,大家都哭了,压力释放了,信心也树立起来。之后的500米、1000米比赛,杨扬与队友王春露、杨阳配合默契,连夺两金!杨扬实现了中国冬奥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观众都站起来鼓掌,组委会的人也来祝贺。”杨占武记忆犹新,“因为杨扬就是国际滑联最优秀运动员的代表,她不只是中国的,她是世界的。”
△图为2002年2月16日,在盐湖城第19届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扬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新华社记者王岩/摄
温哥华:四金水到渠成
经历了都灵冬奥会的新老交替期,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杨占武觉得新一批队员真正成长起来了,队伍稳定了,包揽女子项目四金“水到渠成”。
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出现了戏剧性变化,率先冲过终点的韩国队被判犯规,中国队夺冠。时任领队杨占武心里很平静,知道裁判判不判都有可能,还是那句话,“功夫在之前”。
自2008—2009赛季开始,周洋在女子中长距离项目上牢据霸主地位,韩国队拿她没办法,干脆采取推人战术:把周洋推倒,推人的队员犯规,其他的还可以冲击冠军。几经得手后,2009年2月世界杯德国德累斯顿站,屡受困扰的中国队终于提出抗议,杨占武起草了一封公开信,给国际滑联短道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世界杯裁判们。
“第一,违反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第二,对项目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以后都这么去比吗?第三,对运动员安全是巨大的隐患。”杨占武分析。
△图为2010年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女子10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周洋(左)在与韩国选手朴胜义发生碰撞后双双摔出赛道,但周洋受伤较为严重,遗憾地退出了比赛。新华社发(维尔科·安格洛夫/摄)
韩国队无言可辩,很快换了教练。中国队内部则加强了对犯规的管理,从中国队员在国际比赛中的所有犯规案例里剪辑了五六十段视频,给大家以警示,要求先做到自己没有任何问题,通过大赛表现也逐渐取得了裁判的信任。
在杨占武看来,温哥华冬奥会另一条成功经验是取得了媒体的支持。赛前在加拿大训练时,奥运会转播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辗转联系到队伍,表达了采访意愿。得到同意后,记者一个个和队员聊天,为后续转播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种开放的态度广受好评,“NBC倒成了我们的拥趸,外媒口径一边倒,中国队这好那好,中国队就应该拿成绩!”
申冬奥成功:很平静
温哥华冬奥会后,杨占武选择去人民大学教书。直到2014年初,受到征召的他开始服务于北京奥申委,负责联络冰上项目协会,对接场地的考察认证等。申办成功后,他继续做场馆管理、测试赛管理方面的工作。
回忆起申冬奥成功的那一刻,杨占武觉得“没有特别激动”,还是那四个字——水到渠成。“中国有绝对优势”,比如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变化,杨占武有切身体会。90年代初出国比赛,中国队穿的服装、用的器材都落后很多,其他国家队员穿得“立整,漂亮”,队员心生羡慕,杨占武看着,心里也失落。
1995年成立国家队之后,运动员用鞋终于从批量生产变为每人踩脚样定制,大家这才有了专属“武器”。杨扬那批队员,早期一年有两副好冰刀就算难得,谁承想,到了温哥华冬奥会周期,外籍器材师直接被请到队里当助理教练;王濛对冰刀“挑剔”,只要理由成立就换!无条件保障。
2010年2月24日,在获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冠军后,中国队队员与场边的教练团队拥抱庆祝
△ 图为2010年2月24日,在获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冠军之后,中国队队员与场边的教练团队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进步固然看得到,差距也确实存在。杨占武这些年读了硕士又读博,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愈发深厚,不时还写写文章普及冬奥知识。对于2022年冬奥会,他期待大家对中国队的表现持客观理性的认识,重要的是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精彩刺激,“为中国队员加油,为咱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至于自己将在冬奥会期间扮演的角色,他再次不假思索地说:“在场馆服务的场地工人!”
(转自新华网)
“全城热练”由石家庄市体育局主办,权威体育信息发布中心,体育精神传承基地,百万市民健身互动平台,欢迎广大网友关注、互动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