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小编 23 0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

2月18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池决赛,张可欣第三跳时失误摔倒,医护人员入场诊治后,张可欣滑离赛道。事后了解到,张可欣头部撞到雪道,幸运的是伤势并无大碍。赛后,张可欣父亲接受采访时说,最怕女儿受伤,“你是父母的骄傲。”

张可欣2008年9月开始在双丰椴树小学一年级学习,运动生涯起步于学校体育队,2012年被选送进哈尔滨市阿城区滑雪重点体校练习滑雪。她的启蒙教练、哈尔滨市阿城区滑雪重点体校副校长温晓彬也在本届冬奥会现场。此前,张可欣曾获得世界杯等多项赛事的5个世界冠军。2020年1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20年度体育运动一级奖章运动员称号。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前排中间为张可欣父母

比赛过程中,身在冬奥赛场崇礼的温晓彬通过网络祝贺张可欣:“今天是我的学生张可欣参加冬奥会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比赛决赛的日子,在昨天的预赛中,可欣面对众多强手在第二轮稳定发挥,以第五名的成绩出线。17日和18日两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家乡人一样守在电视前观看直播,可欣在比赛中不畏强者、逆风而上,展现出超越自我、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新时代体育精神!”

虽然在第三轮比赛中,张可欣在冲击难度时未果,但她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精神赢得家乡人的掌声。最终张可欣排名第七,温晓彬教练说:“别看可欣是个只有19岁的小将,但是前途可期,咱们下届冬奥会见。”

2月18日9时30分,张可欣的父母、小学体育老师、阿城体校教练员运动员代表、师生代表齐聚阿城区解放小学校,共同观看张可欣自由滑雪女子U型场地决赛。

据介绍,张可欣自2008年9月开始在双丰椴树小学一年级学习,刚入学就入选了学校体育队,训练非常刻苦,从没缺席过每天的训练,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经过椴树小学体育教师三年多的定向培训,2012年被选送进哈尔滨市阿城区滑雪重点体校练习滑雪。两年后,张可欣被哈尔滨市体工队选中,2016年初张可欣被国家队选中。

来源:龙头新闻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北京中小学校长们的开学寄语,哪一句最打动你?

9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正式开学。一场场别出心裁、形式多样的开学典礼,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校长寄语是每年开学典礼上的“重头戏”。这些寄语,或“金句”频出,或温暖动人,或立意深远,表达了对无数学子的深深期许。

北京市各中小学校长的开学寄语,一起来看看哪一句话最能打动你?

关注在实践中学习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 马景林

希望同学们重视知识的应用,关注在实践中学习的特殊功效。

在学习中,既要重视知识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也应该关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的积累对学习的特殊功效。倘能如此,学习的效能与层次绝非一般。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暑去秋来,我们又回到了校园,也迎来了新初一、高一的新同学。我们首先欢迎新同学,欢迎你们成为四中大家庭的一员。

过去一学年,四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诸多成绩,确保四中的稳定发展。四中即将迎来她的一个“跃升”期,需要我们每个四中人更要加倍努力,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教师要成为“业务示范,行为楷模”;学生要成为具有“家国情怀,自主成长,全面发展,勇于探索,民主开放,积极善良”的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心中有祖国,眼中有世界”。新的学期,我们每个四中人要更努力、更快乐;更积极,更进步。

上学期期末的毕业季,我给国际校区的同学们做了《确保最后的骄傲》的发言,指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判断、艺术、审美和哲学思考是最后的骄傲。在同学们的未来人生路上,学习、宽容和孝顺是最后的骄傲。

在初三同学的毕业典礼上,我发言的题目是《确保“精气神”》,建议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有健康的身心,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独立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

而在高三的毕业典礼上,我的发言是《确保“斯文”》,提到读书是斯文的起点;旅行中的见识,多数能够修炼成斯文;“野蛮其筋骨”也是斯文之所在;优雅待人,既是对他人的斯文,更是自我的斯文;真实才能确保最后的斯文。期待同学们做一个斯文的人:面对得失不计较,面对宠辱不恐慌,面对选择不犹豫;面对利益不争抢。

今天,开学的日子,我讲《确保知识的实践性》。

首先,实践性是知识的重要属性。

大家普遍认为科学性、辩证性、文化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知识的五大属性。前四种属性相对比较好界定,唯独实践性,它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又面临学习和应用两个环节的相辅相成。有些人看来,学校的学习就是单一的学习然后解题的过程,似乎解题和考试是学习的实践。其实不然!且不说知识产生的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关键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它应包含应用、探究和体验这些环节,而考试和做题应该更是评价的手段和工具。

更令我们惊奇的是,专家们的认识也在变化。传统的观点认为:越是脱离具体情境的知识,其价值越高。现在有了一点变化:专家们对那些脱离具体情境的知识的有用性,以及与人类需解决的问题相脱离的学术研究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我想,这里包含着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我们不能否认那些脱离具体情境的知识的价值,这些知识可以引导学科的走向,甚至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和认识的方向,我们要保护好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第二,我们在学校的知识学习,务必要和具体的情境相结合,围绕问题为中心,重点放在问题解决上,即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

第三,我们更要挖掘在实践中学习的特殊效果。不仅会学以致用,也要思考“用以致学”;

第四,确保“知识的实践性”,具有更大的实践空间,需要师生更大的实践勇气。

第二,师生如何共同确保知识的实践性。

确保知识的实践性,应该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学以致用,强调知识的应用,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任务是付诸实践,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二是努力做到实践中学习,也就是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探究、体验和应用,即重视实践本身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同学在学习中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有确保知识实践性的认识,知道面临的双重任务,特别是重视实践本身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我们同学的学习绝不仅仅是教科书的学习,也不是课堂上的简单听讲,要有从生活走向学科,从学科走向生活”的实践意识,既看重学以致用,也要看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还要有意识地扩充视野和增加直观感受。要善于在情境中体会知识的价值,能够针对问题学习新知识去解决问题;

第三,我们同学之间的知识交流,也是知识实践的一种好方式。知识学习本身就是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如果有了高层次的交流,知识体系会更加全面、牢固;

第四,要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学习,向实践学习。我们要更多地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大学和研究所,走进大自然、企业和生产实践场所,向实践求真知。

总之,实践是知识学习的起点也是知识学习的归宿。实践的过程往往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又离不开实践。

同样,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呢?简单地讲,要做到以下几点: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分享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实践案例的地方;要让学生学会把知识当成解决实践中各类问题的武器;要努力以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要努力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去寻找问题,向实践学习,为实践服务,等等。

除此以外,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我们学校教学工作就是要围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核心展开;就是要把我们课堂的改变由教师的有改变和学生的有组织相结合去促成;就是要让教师们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就是要强化学习小组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请教师们针对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实行学习的“任务派送”。要把分派给学生的任务分成为常规任务和拓展性任务,常规任务多指学科内的一般知识学习。而拓展性任务多半是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或强调在现实生活中的调查研究,进而与相关知识学习建立联系;或强调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当然也包括相关题目的解答。

总之,希望同学们重视知识的应用,关注在实践中学习的特殊功效。

在学习中,既要重视知识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也应该关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的积累对学习的特殊功效。倘能如此,学习的效能与层次绝非一般。这些正是“确保知识的实践性”的价值所在。当然,知识学习的最大实践价值是自我的完善,进而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同学们,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我们一起努力,带着希望与理想,奋力前行。祝同学们新的学期,快乐健康,成长进步!祝教师们健康快乐,工作顺利!

做赋能升级的学习者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莉萍

新时代的附中人当以前辈为榜样,心怀担当,砥砺奋斗。既要做赋能升级的学习者,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让本领不断匹配新征程的需求;也要做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立志于攻坚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时代重托。

北京师大附中历史悠久,120多年的办学史,纵贯两个世纪,一直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还有科技等各方面“卡脖子”难题……新时代的师大附中,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定不渝的爱国者、科学真理的追求者、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民族复兴的担当者”。今年暑假,新高一同学参加军训,在炎炎烈日下铸就坚毅品质;优秀团员前往井冈山,在红色研学中淬炼青春底色;还有一些同学通过科技比赛,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潜移默化中,附中人心里厚植了家国情怀,清楚了责任担当,涵养了进取创新的品格。

钱学森曾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与强盛而竭尽全力。”他心忧国家,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将人生志向的择取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新时代的附中人当以前辈为榜样,心怀担当,砥砺奋斗。既要做赋能升级的学习者,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让本领不断匹配新征程的需求;也要做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立志于攻坚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时代重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北京师大附中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希望你们在这片沃土上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担当精神,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成林,从成长到成才最有效的路径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唐挈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片“树林”的建设者,希望大家相聚在一起,不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共经风雨、同傲雪霜;不是简单的相互依靠,而是责任担当、率身奉献;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文化传承、精神充盈,努力成为“最美中学”里的最美风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相信,这个秋日一定是胜过春朝的,因为我们的校园迎来了新的变化。就餐环境变了,老师们、同学们有了相对宽敞的餐厅;作息时间变了,学校可以为同学们供给更加丰富的课程;教师办公模式变了,同学们能够更方便找到自己的任课教师。更重要的变化是,我们迎来了450余名高一新同学和320余名初一新同学。我代表学校,对初一、高一新同学加入“王府中最美中学”的大家庭,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上学期在校的同学应该还记得,在年初的“开学一课”上,我送给了每个班一盆花。如今,一个学期过去了,不知道同学们班级里的花长势如何?如果它此时正茁壮成长着,那背后一定离不开大家的精心呵护,我要感谢大家;如果它没能健康成长,那大家也不要急于自责,因为世间草木本都属于大自然,我们将其拘囿于盆中,阳光水源都有赖于种植者,偶尔有心或无意的疏漏,可能就会使草木凋零,甚至枯萎。

那让一棵小苗从“成长”到“成才”,即长成大树,最好的环境是什么呢?

百度上网友们的答案是:43%的人认为是充足的阳光,24%的人认为是充足的水分,剩余的提及到良好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与温度、清新的空气与健康的根基等。

是的,以上这些方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我有个更简单的答案,那就是让小苗成长在树林里。能让百木成林的地方,自然所有成长的要素都不会缺少;能让百木成林的地方,自然是适宜树木生长的地方。

所以,在春天和大家聊过“成长”之后,在象征着成熟与收获的秋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成林”。因为,“成林”是从“成长”到“成才”最有效的路径。

成林,不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共经风雨、同傲雪霜。暑假里,北京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暴雨,原以为离我们很远的“洪灾”,这次到了家门口。洪水所到之处,街道变成河流,汽车甚至房屋都被冲走。在进京铁路丰沙线上,K396次列车被迫停在门头沟的落坡岭站。食品很快告急,手机也没了信号,落坡岭成了一座孤岛。

面对险境,几百名乘客被安置进了当地百姓家中,在自家都停水停电的情况下,当地百姓把几乎所有的食品都给了乘客。社区书记孟二梅说:“只要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旅客们饿着”。落坡岭站的马瑞新站长,为确保队员安全,命令大家离开车站,自己一人值守运转室。可队员们却全体留下了,副队长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死就死一块儿吧。”这看似只会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话,真实响彻在距离我们50公里的一座小车站中。

最终,在无数救援人员的努力下,所有乘客安全转移,平安返家。这场救援,让我们看到了“成林”的意义,它护佑着其间的每一株树,相连的根脉,让彼此无惧风雨、无畏雪霜。

成林,不是简单的相互依靠,而是责任担当、率身奉献。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为了尽快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年近八十依然坚守在“龙芯”研发中心。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当我们翻开十三中94年的光辉校史,也有象黄老师这样为国奉献、舍己为人的学长,例如卢世璧院士。

卢院士是中国骨科泰斗,曾研发出新中国第一个人工骨关节。卢院士一家四代十三中人,叔叔是十三中英语老师,卢院士和他的侄子、侄孙子都曾在“王府中最美中学”里就读。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78岁高龄、刚战胜癌症病魔的卢院士,不顾一切主动请缨到抗震一线。他每天接诊一百多人,每天连续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卢院士说:“哪里的患者需要我,我就应该在哪里。”其实,他还参加了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营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救援。

同学们,一棵树可以给树林什么?请不要轻视一片叶的希望,一缕风的清凉,或是一片树荫的遮蔽。黄令仪老师、卢世璧学长,还有千千万万象他们一样的中华儿女,他们的责任担当、率身奉献,让我们看到了“成林”的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民族、家国的“树林”中,自己的人生才能超越“自我”,如炬火般照亮、温暖他人。

成林,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文化传承、精神充盈。2020年,作家许知远采访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许知远问:“您对中国文化最有信心的地方是什么?” 许倬云说:“抗战经历影响我一辈子,也影响我念书的方向。日本人把我们城市占领了,我们到农村去。打了八年,我们是靠农村撑起来的。前线撤退到农村的,农村人一句闲话不说,接纳难民,有多少粮食拿出来一起吃,没有粮食就一起挨饿。”讲到此处,这位九旬老人泣不成声。许知远追问:“是不是这段经历也让您对中国文化特别有信心呢?”许倬云回答:“所以我知道中国不会亡,中国不可能亡。”

许倬云先生讲述的情景与列车受困落坡岭时的情景何其相似!是的,这份由抗日一直传承至落坡岭车站的精神,也一直恒久传承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一份团结互助的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它不会亡,中国更不会亡。这种传承,让我们看到了“成林”的责任,当一株株新苗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巨木之林,成长便有了更强大的支撑与保障,因为,新苗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在茁壮成长中传承文化、充盈精神。

同学们,咱们学校的前身是“辅仁大学附中”,“辅仁”二字取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说的是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们培养仁德。94年来,正是践行着“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一代又一代师生,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勤奋、用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涵养了学校这片“树林”。这片“树林”中有你、有我,有以十位院士为代表的学长,有桃李遍天下的老师;这片“树林”中有贝勒猫、有石狮子,有“爱校如家”的文化,有“公诚勤朴”的精神,更有“家国天下”的情怀!这片“树林”里的一切,都是你们的“辅仁之友”。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片“树林”的建设者,希望大家相聚在一起,不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共经风雨、同傲雪霜;不是简单的相互依靠,而是责任担当、率身奉献;不是简单的安于当下,而是文化传承、精神充盈,努力成为“最美中学”里的最美风景。

同学们,你们还是国家和民族这片“树林”的接班人,只要你们“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心有他人,与友成仁;心怀家国,公诚勤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同学们,成长,成林,成才,今天只是序幕,明天才是华章!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景小霞

送大家四个锦囊,助大家耕耘梦想,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才。

一、胸怀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计;

二、终身学习。向外探索、建立多维视角;向内深植,塑造强大内心;

三、兴趣引领。探索未知,保持积极心理品质,以兴趣为动力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四、学会合作。相互支持,共破难题,收获友谊,找到同向同行的伙伴。

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欢迎所有朝气蓬勃的一年级新同学加入葵园大家庭,并向所有关心学校发展、关心学生成长的各界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施科教兴国,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习总书记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谋划少年儿童工作发展进步。一小不断擦亮“科学启智 教育立身”校训,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大国工匠”“创新团队”而航机筑梁、不懈努力。

在此,景校长送大家四个锦囊,助大家耕耘梦想,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才。

01 胸怀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计。

02 终身学习。向外探索、建立多维视角;向内深植,塑造强大内心。

03 兴趣引领。探索未知,保持积极心理品质,以兴趣为动力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04 学会合作。相互支持,共破难题,收获友谊,找到同向同行的伙伴。

新的学期开启新的期望,新的征程满载新的梦想,景校长期待和大家一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未来蓄积力量,为葵园注入饱满的能量,为亲爱的祖国释放持久的热量!

养君子正气,成国之栋梁!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 沈军

同学们,我们应当铭记并践行八一学校的价值观:正直、包容、自信、担当。以君子的精神气质要求自我,先成人、再成学、后成事、终成器。

向上滑动阅览

云收夏暑、风传秋意,在这个秋日胜春朝的上午,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学年。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市八一学校全体师生对新学年加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新高一和国际部629名新生、新初一720名新生、预备年级435名新生、以及正在观看直播的家长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我给大家上课的主题为“养君子正气、成国之栋梁”,让我们再次从学校的文化价值观说起。

作为八一人,应该为八一的历史和文化感到骄傲。有习总书记作为我们的校友、有江泽民主席为我们书写的校名、有共和国元帅为我们题写的校训,这在全中国所有的学校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八一学校的师生能否继续保持历史上“正、严、实、爱”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能否保持八一精神在新时代的历史传承?能否深刻地理解八一价值观“正直、自信、包容、担当”的实质性内涵?这是我们现阶段所有八一人的共同使命。只有深刻地理解、记住并且践行八一的价值观,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我们学校每一间教室黑板上都有“正直、自信、包容、担当”这八个大字,浓缩着八一对于学生培养的追求和使命。

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为“正直、自信、包容、担当”。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融合了一个青年人从成人到成学、从成事到成器的不同阶段,更包含了《大学》里八目中所提到的不同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和青年,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民族的希望。因此,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我们该怎样以一个谦谦君子之力成报效祖国之器呢?八一学校的价值观里给了我们答案。即:君子成人以正直、君子成学当自信、君子成事须包容、君子成器勇担当。

君子成人以正直

正直,当如青松挺且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青松是正直的化身,更与我们学校的三品松文化标识一脉相承。我们的聂帅在众多植物中尤喜松柏。为人就应像松柏一样,忠诚、正直、坚定、坚强。正直之魂凝结于八一学校十二人才基因的“忠诚、诚信和执着”。具体而言,它体现在我们对己、对人及对国的不同维度。

对己执着。

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自己的执着是一种是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毅;更是一种“乱云飞渡心从容”的定力。正如上届高三年级的你们的榜样祝亦菲同学,正是因为带着一股犹如“格桑花”一般的韧劲,才最终破土而出、向阳而生,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再如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杭明溪同学、考入浙江大学的王奕潇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的张如璠同学、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的高嘉欣、考入四川大学的刘雨知同学、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的何思扬同学等等,他们都是因为一种执着而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对人诚信。

古往今来,人无信不立。不管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诚信是交往之基石。今年8月份,习总书记在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时也曾说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正是这份真诚使中非友谊跨越千山万水,依旧坦诚相待。同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待人真诚、与人为善。

对国忠诚。

青年者,国家之魂。对国忠诚,就如18岁的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烈士曾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今年适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卫国忠诚的历史赞歌,成为我们深切怀念的最可爱的人。

君子成学当自信

君子为学,胸怀自信。这份自信首先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因此,我们青少年既要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更应该以知识武装自我。结合十二人才基因,自信主要体现在阳光、雅趣、创新。即,学有所信、学有所雅、学有所破。

学有所信,是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以阳光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以积极进取的行动面对学习中挑战。做到不畏难、不走偏、不偷懒,用信仰引领自己向前。

学有所雅。学有所雅,是指面对繁杂多样的知识体系,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避之。尤其是现在的网络环境鱼龙混杂,这对还不成熟的你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多走近阳春白雪,少接触低俗信息,在高雅清朗的知识环境里遨游进步。

学有所破。学有所破是指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向总书记嘱托我们的那样“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

君子成事须包容

凡成大事者必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老子《道德经》中以水向我们阐述了包容的极致状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有泽被万物之德,汇纳百川之量,因势利导之智,百折不挠之勇,随物赋形之美,滴水穿石之力。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如江河大川一般宽广,也变拥有了一种开阔的人生境界。包容,在我们十二人才基因中指开放、尊重、文明。它告诉我们应当包容于人、包容于知、包容于道。

包容于人,文明待人。它告诉我们在与父母、同学、老师及陌生人的相处上不因小事而耿耿于怀,应当换位思考、学会感恩。

包容于知,开放学识。对知识的包容是一种对文化的兼收并蓄、也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学识开放要求我们应当博观约取。如我国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不仅工于诗词,更擅长音乐、书法、厨艺、佛学、建筑等等。

包容于道,尊重规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漠视规则。不管是校规校纪,还是班规班纪,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一种相对公平公正又安全的环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希望同学们尊重规则、呵护自我。

君子成器勇担当

在一个人经历成人、成学和成事后,还应该胸怀鸿鹄之志,以成国之大器。担当,即责任、独立、勇敢。

成大器者,需责任以往、勇敢以行、独立以成。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为追寻大道而周游列国,纵然曾累累如丧家之犬,也不改初心、不矢其志。再如我们神舟十六号飞船的56岁四上太空的航天员景海鹏,在2018年来到学校给我们上完开学第一课后,今年再次逐梦苍穹。这种勇于担当、敢于前行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间。在学校生活中,从平时的班级值日到食堂值周,再到志愿者活动等,这都需要大家的一份担当。

同学们,我们应当铭记并践行八一学校的价值观:正直、包容、自信、担当。以君子的精神气质要求自我,先成人、再成学、后成事、终成器。首先,请大家把“正直、自信、包容、担当”八字牢记于心。在生活上做到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包容于人,体现君子正气;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努力学习,体现文化自信;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勇担重任、体现自我担当。希望各年级、各班把我们价值文化观内化于班级文化构想、外显于班级板报设计班会设计和班级活动设计中。

另外,在新的学年,预备年级、初一、高一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尊重规则、内化八一文化,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初二、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继续延续初一的良好习惯,并勇于担当,以责任要求自我。初三、高三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确立目标、奋发有为、在最后一年勇于拼搏,为自己的初中、高中生活交上理想的答卷。另外,我更要叮嘱所有年级的同学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请大家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注意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活动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溺安全等。请大家珍视生命、尊重规则、学会自我保护、关注自身安全。

老师们、同学们,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北宋大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我们养君子正气、成国之栋梁。

大变革时代,

更需要青少年的创新突破和无私奉献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 熊永昌

大变革时代,青少年的作用和价值就更加凸显,这个时代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靠青少年,更加需要你们的创新突破与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时节,我们相聚在大美一零一,迎接新的学年。在此,我代表学校热烈祝贺新学年的开始!向初一、高一新同学、新任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校教职员工、全体同学致以新学期的问候!

北京一零一中是一所有着独特魅力的生态学校,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生命成长的绝佳平台。在一零一,你们时时感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校训精神,身上慢慢就有了一零一人特有的基因;在一零一,你们耳濡目染“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学校文化,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责任担当;在一零一,你们徜徉于英才学院、翔宇学院、GITD学院,聆听学术大师的教诲,汲取知识更获得思想;在一零一,你们与伙伴们一起互帮互助、挥洒青春,亲身体验“走进一零一,幸福你一生”的温暖与激情。

初一、高一年级的新同学,你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为了共同的梦想,走进一零一,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相聚在少年湖畔,你们的生命从此将永久地烙下一零一的印记,同时也将承担他带给你们的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一零一特有的精神内涵,有待你们去发现、去品味,欢迎你们在这美丽的校园开启新的征程,遇到最美的自己。

初二、高二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已经接受了一零一的精神洗礼,成长为学生队伍的“主力军”。“鹰击长空万里阔,恰是同学少年时。”新的学年,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勤勉刻苦的学风,勇于担当,做好学校的中流砥柱,继续扬帆远航!

初三、高三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将面临升学的关键时期,你们将聚集学校更多的关心,将汇聚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希望你们为学弟学妹做好榜样,踔厉奋发、奋勇争先,厚积薄发、再创辉煌!

77年的峥嵘岁月,一零一与共和国风雨同舟、一路同行。77年来,一零一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共和国将军,科学家、艺术家,奥运会世界冠军,还有无数毕业生成为各行业的先锋模范,用实际行动践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101精神,为国家奉献青春,为母校增添荣光。

同学们,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美竞争、俄乌冲突、日本排污等残酷现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诗和远方;半岛风云、南海争端、中印冲突等周边局势警醒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阻力重重。

面对世界变局与危局,中国是否有信心、有能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跨越大国崛起魔咒,在世界乱局中狂飙突进,在世界危局中稳步向前,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今日之中国有这样的信心和能力。仅仅70多年的时间,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便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等等,无数个第一告诉我们:只要有时间和空间,中国就能重回世界之巅!

西方疯狂围堵的结果告诉我们,今日之中国有这样的信心和能力。持续不断的技术封锁、贸易脱钩的结果,我们涌现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高水平科技项目:神舟系列接力腾飞,太空探索捷报频传,C919客机商业实现首飞;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如期下水等等;这一切,既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辛劳与智慧,也彰显了中国力量,我们,无惧封锁。

同学们:大变革时代,青少年的作用和价值就更加凸显,这个时代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靠青少年,更加需要你们的创新突破与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从“世锦赛游泳冠军”覃海洋到“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从“刮腻子世界冠军”马宏达到“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无数的优秀青年都将个人的青春选择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自我锤炼中慢慢成长为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一零一的学子同样也在奋斗中书写着灿烂与精彩,交出了无愧于祖国和社会的时代答卷。2023年中考成绩稳居海淀前列,高考成绩再谱新篇。其中高考有1人进入北京市前20名,700分以上4人,600分以上422人,清北录取创新高;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合作项目,20余名同学参与国家级实验室项目并喜获科研佳绩。今年,丘成桐少年班、国科大少年班、清华大学创新实验班等一批特色班级落地一零一中,为小初衔接、初高贯通、大中联动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开辟了新航道。国际部学生海外大学录取结果也是捷报频传,再次收获一枚哈佛大学,是北京近几年唯一连续两年获得哈佛录取的学校。收获2枚斯坦福大学、还有多名同学被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录取。这个暑期,我校2022届毕业生马婉月在成都大运会上助力女排夺冠;杨瑞宸同学在航海模型世界锦标赛上夺得个人冠军和团体亚军;唐梓豪同学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获少年组男子单人操冠军;李嘉文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总决赛2金1银;安香怡同学获得亚洲公开赛成年组女子单人滑比赛冠军;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孙乃轩同学获初中男子组铅球冠军,查镛同学获男子高中乙组跳高冠军,李雨桐同学获女子高中甲组冠军;在全国传统校排球比赛中,我校女排获初中女子第五名,男排高中男子第五名;在全国模拟政协展示活动中,我校模拟政协社团获得6项集体最佳和11项个人最佳;民乐团获新加坡国际华人古筝重奏特等奖1项、金奖2项;舞蹈团获新加坡第六届亚洲舞蹈艺术节金奖。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相比往年有较大突破,特别是一批初中同学参加高中联赛,取得优异成绩,你们不仅刷新了记录,还创造了历史,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他们表示祝贺,向他们的老师、教练表示感谢!

同学们,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你们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希望你们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长为“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一零一人,担负起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学年,期盼你们激扬青春,赓续一零一红色血脉;新的学年,期盼你们梦想飞扬,塑造自己最美的青春模样。我相信,美丽的一零一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奋斗青春也必将为一零一再续华章!

最后,祝各位领导嘉宾和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同学们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祝愿我们的学校灿烂辉煌,蒸蒸日上!

祝福我们伟大的的祖国繁荣昌盛,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树志向、爱读书、友爱乐群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 高新桥

新学年,新起点,新期望,新祝福:首先寄语培元少年:树志向、爱读书、友爱乐群;其次寄语培元青年:善学习、敢创新、不负韶华;最后寄语培元之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人间最美九月天,收获满满开新篇。新的学年十九中教育集团迎来了1200余名师生,有天真可爱的幼儿园小班宝宝,有聪明活泼的一年级学生,有朝气蓬勃的初一新生和乐学善思的高一新生,还有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青年才俊教师。你们的加入给十九中大家庭增添了活力和动力,欢迎你们!

2022-2023学年度十九中教育集团在海淀区委、区政府和教育两委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在与中国政法大学的战略协作中、在海淀街道和各个共建单位的支持下,学校取得了新的成绩,祝贺受到表彰的师生,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与关怀。

新学年,新起点,新期望,新祝福:

首先寄语培元少年:树志向、爱读书、友爱乐群

少年者,国之未来。少年是人生这幅五彩斑斓油画中最美的地方,是人生这篇精彩绝伦的文章中最美的诗句,是人生这场无与伦比的电影中最回味无穷的片段;愿你们能放纸鸢、追黄蝶、捕鸣蝉,也希望你们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次寄语培元青年:善学习、敢创新、不负韶华

青年者,国之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愿你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培元青年们,“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家长、学校对你们有要求,你们要有更高的追求;你们要对生活有热情,更要对学习有激情;你们要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志气,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最后寄语培元之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师者,国之重器。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培元之师是学校发展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您们要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做既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涵养德行“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百年十九,风华正茂。十九中现已进入一校三址、“幼小初高”一体化的教育集团发展新阶段,希望全校师生不忘初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履践致远,笃行不怠,培根固元担使命,潜心笃学绽芳华,共同谱写十九教育集团发展的新华章!

感谢各位领导的莅临!祝大家工作、学习愉快!谢谢!

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独特绽放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北京市育英中学校长 徐素霞

希望你们在新的人生成长阶段,让品行的根基更为稳固,让知识的根基更为深厚,让身心的根基更为牢靠,让创新的根基更为坚实,不为一时的挫折而颓废,不为一时的成功而自满,永葆朝气与活力,成为不惧风雨,追光少年!

从今天起,你们将带着对新的学习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与这所来自西柏坡,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75年办学历史的学校的现在和未来交织融合,回响呼应。你们将是育英中学新的荣光与骄傲。

希望你们在新的人生成长阶段,让品行的根基更为稳固,让知识的根基更为深厚,让身心的根基更为牢靠,让创新的根基更为坚实,不为一时的挫折而颓废,不为一时的成功而自满,永葆朝气与活力,成为不惧风雨,追光少年!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淬炼青春底色,积蓄强国力量,时刻准备着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亲爱的老师们,育英中学能够骄人走过75年风雨历程,凭借的是安安静静办学的优良传统和教风,靠的是一代代教师严谨治学、臻于至善的教育功底和执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学生观,上好每一节课、培养好每一个孩子,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应该是我们每一名教师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独特绽放。

再过两个多月,我们将迎来建校75周年,新育中时代,让我们共同携手,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扬帆启航、精彩绽放!

共成长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杨宝华

开学后,你们会体验到养鸭、逗鸟、喂鱼、追兔子的乐趣,但这些都不仅仅是好玩,而是我们学校的养殖、种植特色课程,你们要在和它们共成长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学会劳动的本领、养成劳动的习惯。

地大附中以“认真办一所学校 办一所认真学校”为行事准则,提出了“学校是国家的、学校是学生的、学校是教师的、学校是家长的、学校是社会的”的“五的”理念。

所谓学校是国家的就是学校办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明确提出培养“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基础厚实、志趣高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

学校提出“学校是学生的”,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竭尽全力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学习越学越好、身体越来越棒,在地大附中“吃好、学好、玩好”!学校借助双减得契机,率先在初中实现“一天一节体育课”,而且全面提升改革“大课间”,利用大课间全员开展“跑、跳、投”运动,学校整合各种资源开设十多门体育社团课程,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选修一门体育课,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学校不仅有体育特色,还是海淀区劳动教育特色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我校的管乐团、合唱团都获得过市区级奖项。开学后,你们会体验到养鸭、逗鸟、喂鱼、追兔子的乐趣,但这些都不仅仅是好玩,而是我们学校的养殖、种植特色课程,你们要在和它们共成长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学会劳动的本领、养成劳动的习惯。

今天有近300位家长走进了我们的校园,他们和我们一起开学、一起听课。这是学校提出“学校是家长的”的真实体现。家长学校自成立以来,构建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工作体系,开展了“家长一对一指导”、“家长进校园”、“家长沙龙”、“家长晨读会”、“家庭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希望更多的家长积极主动学习,变成家校共育的实践者,和孩子的成长同频共振,不要做经验性的说教者。

做有使命感的中国人

家长对教练寄语 张可欣摔倒后父母心疼,启蒙教练寄语“前途可期”

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校长 王教凯

同学们,新学年已开启,我想送给同学们三句话,我们共勉。

第一句话,读书明心,做有使命感的中国人;

第二句话,力行至善,做真才实学的报国者;

第三句话,勤于思考,做善于创新的建设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天高云淡,气爽风清,在人亦号飞机的领航中,新学年开学典礼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对新同学和新教师的加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们,以及一直以来关注、关心、帮助人亦发展的领导、家长、媒体及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1230余名新同学加入人亦,116名新教师加入学校教师团队,至此,人开人亦两校区学生人数达11000余人,教职工总人数超千人,我们在此共同见证并创造学校更美好的未来,为经开区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过去的一学年,我们“立心崇德,行美至善”,力量不断壮大,品牌日益彰显,学生在区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1000余项;教师获区级及以上荣誉200余项。

站在新学年的起点,当再次看到同学们穿着崭新的人大附中校服时,我仍然心中充满感恩和喜悦。从校园的筹备建设,到2020年正式招生,再到如今更多的家长选择我们,三年的时间,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办学目标更加清晰,校园环境和办学品质进一步提升,人亦正以崭新蓬勃的姿态快速发展,面向未来,我们更加坚定有力。如今,经开区有一半的学生都穿上了人大附中的校服,预示着经开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美好未来,穿上人大附中校服,请记住我们的三原色:红色是我们的底色,是我们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传承,是一种爱党爱国的坚定的信念,也是我们育人先育心的体现。白色是我们的本色,是高贵和纯净的颜色,是人亦学子清澈纯净的心。同时白色也是发光的颜色,人亦的学子要做内心、外表、语言、行动、品格、精神发光的人。蓝色是我们的成色,也是人亦校徽的颜色,代表着学校的育人质量、也代表着未来和美好。这是时间的馈赠,更是奋斗的收获,它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倍感珍惜。

老师们,同学们,刚刚看到人亦号飞机,是否内心涌动出喜悦与自豪?人亦启航,经开腾飞,我们学校的课程体系就和飞机有关。我们把学校的“一体两翼”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比作新型的大飞机,“数学课程”作为基础,引领其他学科形成飞机高速滑行助跑的跑道,所以我们潜心研究做强数学,以数学立校,数学扬校。“大思政课程”作为核心是飞机的发动机,这也体现了我们一直倡导的“育人先育心,育才先育德”的培养理念。“一体课程”是飞机的机身,是指一体化教育,也指连接小初高三个学段的体育课程,“零点体育”“无限体育”是我们的特色。“科技课程”“经济课程”则是飞机的两翼,助力我们提升创造力和责任感。

同学们,新学年已开启,我想送给同学们三句话,我们共勉。

第一句话,读书明心,做有使命感的中国人。进入学校,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读书的过程是收获知识和智慧的过程,更是明心明志的过程。我们现在努力读书,是为了积蓄力量!积蓄强国的力量!积蓄民族复兴的力量!新的时代,我们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听党话,跟党走,做有使命感的中国人!

第二句话,力行至善,做真才实学的报国者。我们如何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志向变为脚踏实地的“力行”呢?这就需要我们以志向为灯塔,科学规划成长成才之路,将志向细化为每个学年的目标,每个学期的目标,每个月的目标,每周的目标,每天的目标,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做好一件大事。脚踏实地走好每一小步,才能坚定地迈好一大步;迈好每一大步,才能一次次奔向梦想实现每一个目标,力行求真,成才报国。

第三句话,勤于思考,做善于创新的建设者。近几年学校发挥十二年一贯制和地处国际高端产业新城核心区域的两大优势,探索十二年一贯制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走科技领先之路。人开、人亦两校区在经开区的大力扶持下,科技教育工作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形成了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科教融合的创新局。五年来,人开学校的学生拿到了众多的市级国家级荣誉和国家级专利。我们连续五届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今年又参展了36个项目,学校早已获得北京市的金鹏科技社团的荣誉;2023年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区域赛在人亦举办,人亦获奖48项,全国决赛,人亦勇夺全国一等奖2项。这一切都体现出学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我们坚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部分学生的特殊餐,而是本着“全员育人,因材施教”的理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拔尖”的领域都能发展创造力,提升创新力,收获自己独有的精彩。

老师们,新的学年已开启,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发扬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做明白的老师、明亮的老师、明天的老师!让我们有热爱,有信仰,温和坚定,培养心明、眼亮、体健、知真、行笃的学生,培养身心有力、德才兼备的学生,培养面向未来报效祖国的学生!让我们共同努力,面向未来,办更有力量的教育,为办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学校,为成就每一位学生,助力经开区更高质量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谢谢大家!

二零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新学期“第一课”

校长们的寄语

给孩子们带来前进的动力

温暖,有力量

加油

新学期

来源 首都教育

编辑 曾佳佳

流程编辑 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