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亚残运会开幕式旗手孙刚,听“轮椅剑客”讲述背后故事
10月22日,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旗在旗手黄晓连、孙刚的引领下走上亚残运会的舞台。
10月26日,在亚残运会轮椅击剑项目男子花剑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45比26战胜伊拉克队,夺得冠军。这也是孙刚在本届亚残运会取得的首枚金牌。
22日上午,记者在训练场馆见到了旗手之一——男子轮椅击剑运动员孙刚,“被选为中国代表团旗手我非常骄傲和自豪,这是一份使命和责任。”孙刚说,希望在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展现残疾人体育运动员和残疾人群体的精神风貌。
男子轮椅击剑运动员孙刚。受访者供图
轮椅击剑的魅力
孙刚出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煤矿职工家庭,自幼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下肢不齐,但他很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乒乓球和篮球,性格也开朗乐观。他的表姐荣静是国家轮椅击剑队运动员,经过她的介绍和引荐,孙刚开始了解、尝试这项运动,并在初中毕业后入选江苏省轮椅击剑队。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因为轮椅击剑比较冷门,我也没见过,训练时对固定坐在轮椅上刺击、劈杀的动作不太适应,下肢动不了,总感觉使不上劲。”孙刚回忆,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他逐渐爱上这项运动,重剑和花剑也成了他忠实的伙伴。
如今,孙刚已经在轮椅击剑上有了亮眼的“成绩单”:他曾获得2016年里约残奥会重剑个人、花剑团体金牌;2018年印尼亚残运会花剑个人、团体金牌,重剑个人、团体金牌,佩剑团体金牌;2020年东京残奥会花剑个人、团体金牌。
记者在训练场地看到,轮椅击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轮椅固定在剑台上,上身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能脱离轮椅,即臀部不能完全离开轮椅。由于轮椅击剑比健全人击剑时重心低很多,前进后退全靠手完成,竞赛时很考验上肢力量。试探、进攻的过程伴随着低吼和铮铮作响的交锋声,尽管运动员不能离开轮椅,但训练和比赛的场面仍颇让旁观者紧张,也很具有观赏性。
对孙刚而言,轮椅击剑作为个人性突出的竞技项目,需要在比赛场上与对手斗智斗勇,综合运用策略去赢得胜利。“双方运动员的实力比较接近,在比赛很焦灼的时候,就需要采取策略,通过转变去赢得比赛,这是让我非常开心的事。”孙刚说,轮椅击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
“亚残运会的成绩是给全家的礼物”
在得知自己将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时,孙刚惊喜又骄傲,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一直支持他的爱人。“我的爱人给我提供了很多支持,她刚生完小宝宝,孩子现在两个月,为了备战亚残运会,我们这几个月都在训练。亚残运会上的成绩,也是给全家人的礼物。”
同时,孙刚也提到,当选旗手还是会有压力,因为对自己的期待会更高,“我会希望在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能展现我们残疾人体育运动员和残疾人群体的精神风貌。”
和大众运动不同,专业竞技中受伤几乎是常态。轮椅击剑比赛和训练时,运动员的肩膀、肘关节和手腕是容易受伤的位置,孙刚的这些部位都曾受过伤。在一次肘关节受伤后,孙刚经历了几个月的扎针、打封闭等治疗,其间始终无法参加正常训练,“那时候连拿起这500克左右的剑都费劲,但也一直在做练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越锻炼肌肉就好得越快。”对孙刚而言,能够站上国际轮椅击剑舞台并摘得桂冠、为国争光,他经历的所有伤痛就都是值得的。
运动员往往在成败间浮沉,承受着超乎常人的压力。孙刚却觉得,失败更让他成长,很多在比赛中品尝到的心酸,都会激励他在之后的训练中调整自己,在下一次参赛之前做更充分的准备。比如在里约残奥会的1/4决赛中,孙刚输给了对手,4年后东京赛场再相逢,孙刚击败了他,“我做了很多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准备,战胜了同一个对手,也拿到了金牌,我非常骄傲。”
除了荣誉,轮椅击剑还让他收获了跨地区、跨国界的友谊。孙刚认识了很多外国运动员,并保持联系。“我们还会和中国香港轮椅击剑运动员一起合练,分享技术战术,有很好的沟通。”
希望更多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
据了解,我国首次参加轮椅击剑比赛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并获得男子花剑团体金牌。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2年伦敦残奥会共获得12枚金牌,2016年里约残奥会夺得9枚金牌,2020年东京残奥会夺得11枚金牌……中国在轮椅击剑项目上硕果累累。
孙刚也感受到,轮椅击剑不再像最初那么“冷门”,国家队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座谈会时讨论的策略和战术越来越专业和先进,我们现在会根据主要对手的特点选择自己的教练,并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战术打法。”孙刚说,“我参加过两届亚残运会,国内举办的这次我觉得非常好,食宿、交通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都非常好。”
此外,孙刚表示,他能感受到国家为广大残疾人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不少残疾人朋友会有点‘自闭’,不太愿意出门与人交流,我希望他们能走出来,多接触体育或竞技,现在国家也在推广,为残疾人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残联也会招收优秀运动员。”孙刚希望,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花更多时间走出家门,去参加体育锻炼。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直击亚残运会丨对话中国代表团旗手孙刚:希望残疾人朋友能够更多走出家门,多接触体育
央广网杭州10月22日消息(记者王晶)阳光、帅气,是记者初见男子轮椅击剑运动员孙刚的第一印象。
昨日(21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孙刚将担任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距离开幕式越来越近,孙刚于今日上午(22日)在训练场接受了央广网记者的采访。“我很意外,也很激动!”千言万语,更长远地讲,孙刚说,击剑改变了他的人生。
视频加载中...
孙刚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孙刚从小患下肢长短不齐,但他性格乐观,热爱体育运动。2009年,初三毕业的他因上肢条件较好入选江苏省轮椅击剑队,从此开启击剑生涯。
竞技体育的前进路上,经常伴随着煎熬和压力。14年来,孙刚经历过失落与疼痛。轮椅击剑比健全人击剑训练重心低很多,前进后退全靠手,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运动员的手腕、手臂常常在训练后经历难忍的酸痛。但孙刚说,夺冠的那一刻,吃的苦都值得了。
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孙刚将这个担任旗手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妻子。他们的孩子才出生刚两个月,在杭州亚残运会集训之前,宝宝刚刚降生。
这是属于孙刚的“双喜临门”时刻。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轮椅击剑项目将于10月23日开赛,本届杭州亚残运会,轮椅击剑将产生18枚金牌。孙刚说,希望取得好成绩,算是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了。
10月22日早上9点,孙刚正在备战训练(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孙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代表团旗手,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使命。(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不算很紧张 希望自己能平稳发挥”
记者:距离比赛越来越近了,现在什么心情?
孙刚: 作为旗手,我现在的心情用两个词形容:骄傲和自豪。是使命,是责任,我会努力取得好成绩。
不算很紧张,毕竟参加过几届残奥会和亚残运会了,这次希望自己能平稳发挥,赛出好成绩,进军明年的巴黎残奥会。
记者:练习了14年的体育项目,你觉得轮椅击剑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孙刚: 击剑运动的剑叫击剑剑,是剑术的基本武器,一把剑有差不多500克。击剑运动毕竟是冷门嘛,一开始没见过,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对固定坐在轮椅上刺击、劈杀非常不适应。下肢动不了,总感觉有力使不出,也不如球类项目好玩。后来也就慢慢训练,爱上了击剑运动,并沉下心来专心训练。
这个项目是属于个人性的项目,很多时候是人与人的一种博弈,斗智斗勇,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策略与智慧。现在大家的实力都比较均匀,15分制为结束,通过自己的转变赢得比赛,是很有成就感的。
记者:作为开幕式旗手备受关注,有没有压力?
孙刚: 我也是昨天上午知道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发给了我爱人,先和她说了下。她想法和我一样,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会有一些压力,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发挥,展现出残疾人体育的魅力,以及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孙刚准备训练前(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希望残疾人朋友能够更多走出家门 多接触体育”
记者:从里约残奥会到东京残奥会取得多个金牌,那失败的时刻如何面对?
孙刚: 对于我来说,失败是另外一种成长,期间经历过的心酸、难过,都能让我在今后的训练中及时做好调整,下次做得更加完善。比如,2020年在东京的那次残奥会上,拿到了花剑的个人金牌,而决赛的对手,正是在里约残奥会时输掉的对手。
还有在2015年阿联酋轮椅击剑世界杯赛上,我输给一位匈牙利选手,丢失了国家队连续5年以上卫冕的轮椅击剑世界杯赛男子花剑个人金牌。三个月前,我刚和他交过手,但迪拜比赛前,却没有注意研究对方的战术。这次经历让我自责很久,但消沉一阵过后,我奋起赶超,赛前训练中注重对手战术的分析研判,为后续夺金奠定了基础。
记者:参加过多届残奥会和亚残运会了,这次杭州亚残运会是如何备战的?
孙刚: 在赛前和教练做针对性的打法,沟通了下在比赛上怎么去应对的策略。其实,目前轮椅击剑这个项目参与的人数还不是很多,希望更多人能够学习、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记者:举办亚残运会除了竞技体育本身,还有哪些特殊意义?
孙刚: 可以把大家都聚在一起,就像我们的比赛标语一样,让我们的心相约,让我们的梦想在赛场上闪耀。赛场下,我们平时也会和运动员通过软件沟通、聊天,彼此也都是比较好的朋友。比如和中国香港的运动员,之前也会在一起合练,大家都会对技术、战术这些方面进行沟通。
国家在推广大众体育,希望残疾人朋友能够更多走出家门,多接触体育。现在每个地方的残联都在招生,招收残疾人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