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人口超2亿,前景如何?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地处几内亚湾东北岸,海岸线长约800千米,陆地邻国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贝宁、尼日尔、乍得、喀麦隆。
尼日利亚面积约92.38万平方千米,居非洲第14位,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可排第四位。尼日利亚的面积在非洲只算中等偏大,但在几内亚湾沿岸国家中,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尼日利亚人口2.27亿(2024年),居非洲首位,自独立以来人口稳步增长:4493万(1960年)、5557万(1970年)、7295万(1980年)、9521万(1990年)、12285万(2000年)、16095万(2010年)、20833万(2020年)。
尼日利亚面积不算很大,养活这么多人口,仰仗的是尼日尔河。
尼日尔河长约4180千米,是西非最长的河流,居非洲第3位,次于尼罗河与刚果河。
尼日尔河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曲折流向东北,在沙漠地带折向东南,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尼日尔河干流呈弧形,源头距大海只有250千米,却划了半个圈才注入几内亚湾。尼日尔河水量约5589 立方米/秒,比尼罗河或黄河都大,不过其中段沙漠地带水量较少,到了乔斯高原和约鲁巴高原附近汇入多条支流水量才逐渐加大。下游河面宽阔,水流充足,适宜大规模人口居住。
尼日尔河水量最大的支流贝努埃河 ,夹在乔斯高原与阿达马瓦高原之间,向西汇入尼日尔河干流,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Y”形。
尼日尔河与贝努埃河下游地区水量大,这又得益于乔斯高原,这座高原横贯东西,最高海拔有2010米,有效阻挡了撒哈拉沙漠的热气和风沙。
尼日尔河口形成多条岔口出海,地势低平,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尼日尔河三角洲让人们想起同样从北往南注入大海的恒河三角洲,东西跨度约350千米,面积超过10.5万平方千米。这种纬度不高,气候温和的大河三角洲地带,是滋养人的好地方。
尼日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372亿桶,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一。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5.3万亿立方米,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
尼日利亚虽然资源不少,人口数量多,但质量一般,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尼日利亚感染艾滋病人数超过410万(2018年),人数居全球第二;疟疾病例占全世界25%。尼日利亚人均寿命55岁,排名世界倒数几位。
尼日利亚有250多个民族,人口最多的三个是:豪萨-富拉尼族(占29%),位于北部;约鲁巴族(21%),位于尼日尔河下游西岸;伊博族(18%),位于尼日尔河下游东岸。
尼日利亚人有一个出路,就是踢足球。尼日利亚获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亚军、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季军、2013年非洲杯冠军。
尼日利亚人均GDP为2162美元(2022年),居世界第154位。GDP总量4726.25亿,居世界第32位,非洲第1位(略高于埃及),人口优势凸显。
当然尼日利亚人口多也是相对的,其实不算太拥挤,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孟加拉国,面积约14.76万平方千米,人口却达到1.7亿(2023年),这个国家才是拥挤的代表。
总体来说,尼日利亚自然环境不错,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非洲很有潜力的国家。
尼日利亚人口超2亿,前景如何?了解真实的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国,人口约2.06亿,占非洲人口的16%。尼日利亚的人口年龄结构非常年轻,中位年龄仅为18岁,60%的人口不到25岁。这样庞大而年轻的人口,如果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就业,将为尼日利亚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红利。
然而尼日利亚的人口增长速度惊人,每年约2.5%,远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目前,超过40%的尼日利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庞大的人口对尼日利亚国家资源和服务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公共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等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加剧了贫困、疾病等社会问题。
尼日利亚是多民族国家,主要有豪萨、约鲁巴、伊博等250个民族。长期以来,宗教、种族和地区纷争频发。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尼日利亚都有大量信徒,两大宗教之间存在冲突。北部以伊斯兰教为主导,南部主要是基督教徒。这种宗教、民族复杂的状况加剧了社会矛盾,影响了国家统一。
尼日利亚全境可分为四大地理区:沿海低地、丘陵地带、高原和沙漠地区。西部的城市如拉各斯和伊巴丹很繁华,是主要的工商业中心。北部广阔的农业区主要种植谷物和园艺作物;南部以种植经济作物如可可、棕榈、橡胶等为主。
虽然尼日利亚经济正在逐渐现代化,但农业仍是主导产业,占GDP的25%,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番木瓜、木薯、水稻、花生、橡胶、可可豆等。
尼日利亚石油储量世界第11位,天然气储量世界第9位,是非洲首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石油工业贡献了GDP的14%和出口收入的90%,是国家财政的命脉,但也带来了"资源诅咒"。
尼日利亚制造业相对落后,多数产品需要依赖进口。食品加工、纺织和日用品生产是主要的制造业。一些大城市如拉各斯、卡诺和伊巴丹有一些工厂。国内工业几乎无法满足庞大人口的需求,使尼日利亚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作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尼日利亚经济发展存在巨大潜力,但也面临重重挑战。腐败、基础设施薄弱、安全局势紧张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据透明国际评估,尼日利亚被评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穷国之一。
腐败是尼日利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尼日利亚被评为全球最腐败的国家之一,各级政府和军警系统蚀钱肆虐。贪污、受贿、滥用公共资金成为普遍现象,严重浪费了国家财富,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腐败进一步加剧了贫富悬殊和社会矛盾。
尼日利亚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全国65%的农村人口无法获得清洁用水。电力供给短缺,经常大面积停电。铁路、公路网密度很低,且质量低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落伍。糟糕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尼日利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尼日利亚北部一些地区受到激进组织"博科圣地"的袭扰。该组织旨在推翻政府,建立极端伊斯兰教法统治。十多年来,他们袭击平民和军警,烧杀抢掠肆虐。政府军与其长期交战。不稳定的治安形势,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外国投资。
拉各斯曾被称为"西非明珠",如今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满目疮痍。1.8亿人口的雄厚基础,无疑为尼日利亚这个新兴大国带来无限的发展潜力。然而,长期以来,贫困、内乱、腐败等阻碍了尼日利亚的腾飞。拉各斯这座昔日的贸易中心,如今早已失去光彩,取而代之的是断壁残垣、道路凹陷、污水氤氲。
在拉各斯,到处可见棚户区和贫民窟,街头流浪儿无所遁形。室内外污浊的水塘遍布全城,给垃圾填埋场添加更多污水。空气中弥漫着垃圾焚烧的刺鼻味道。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路边拥挤不堪,马路宽不过六七米,车辆与摩托车擦身而过。曾几何时,这里欣欣向荣?
离开拉各斯,沿着尼日利亚南部沿海进入农村地区。土路蜿蜒盘旋,道路两旁被稀疏的灌木丛环绕。村民在路边行走,裸露的婴儿被母亲背在身后。小孩赤着脚在泥巴里玩耍。这一幕幕,让人看到尼日利亚的贫穷写照。
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业一度为尼日利亚国库注入了大量外汇。然而,这股"石油暴富"一时三刻的繁荣掩盖不了根深蒂固的腐败和失政。军阀和政客们将国家财富装进私囊,未能利用这一机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这个国家正沉沦在内战、贫穷和罪案的泥淖之中。
尼日利亚东北部城市马伊杜古里,曾是博科圣地组织的大本营。这里遭遇过数次空袭和激烈的市区战斗,如今处处是废墟。街道上到处可见废弃的汽车残骸、倾塌的建筑,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寄人篱下,或挤在帐篷里。
当年博科圣地割据一方,企图在这里建立一个"纯正伊斯兰国",并在附近地区进行自杀式爆炸和绑架行动。这里的大多数平民已逃往其他地区。政府军和平民自卫队对抗这支激进组织,付出了惨重代价。眼下,马伊杜古里一片死城,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区到处是弹坑和焦土。
回顾历史,尼日利亚在独立初期经济状况良好,人民期待已久的民主和富足将要到来。但后来的内战和军阀统治,让这个国家陷入动荡和贫困的泥潭。近年来,民主政体的恢复给人以新的希望,但贪腐和宗教极端主义依然阻碍着发展进程。
尼日利亚人常被诟病懒惰、诚信缺失。当地一位餐厅老板向我抱怨:即便付了三倍的薪水,工人也常需要督促才肯工作,总有人翘班。许多企业老板不得不聘请工人监工,形同虚设。这或许源于尼日利亚农业社会的习性。过去,人们只为生存而工作,不需要为钱财而劳碌。
自古便是贸易之邦的尼日利亚,居民们生来就有做买卖的基因。到处可见经营杂货、鲜花和服装的小摊贩。他们以口语广告吆喝,并狡黠地看准每一位路人,劝诱顾客购物。不过,收银制度并不常见,买卖双方往往会就货物价格进行酣战,热闹非凡。
来到尼日利亚,人们最先观察到的往往是充满活力的街头生活。无论是在市中心拥挤的街道,还是偏僻村落的土路,都能看到成群的人们挤在一起,有说有笑。人与人之间总是亲密无间,爱打招呼,不吝以热情友谊相待。他们不把陌生人视为"外人"。
宗教对于尼日利亚人来说意义重大。不论是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都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人们总会以宗教仪式的形式,庆祝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举例而言,基督徒们在每年的复活节期间会召开狂欢般的聚会,载歌载舞一整天。
宗教在这里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譬如食物的烹调方式,女性的着装礼仪,还有通婚习俗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彼此在许多地区势同水火,宗教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数百人伤亡。政府颇为无能,未能有效制止这种愚蠢的内讧。
说到宗教,我们不得不提尼日利亚新兴的"富人教会"。这些新兴宗教教派在全国各地兴建华丽的教堂,并奢侈的生活方式。他们主张通过祷告和上缴奉献就能获得财富,而不劳而获。教主们骑着全副武装的座驾,展现富丽堂皇的生活方式。这在贫民窟中很受穷人欢迎。
旅居尼日利亚,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人们对刚果流行音乐的狂热。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那热情洋溢的刚果音乐声。偌大的国家,从街头到家庭,似乎处处在为这种音乐疯狂。音乐会上,扭动着腰肢的人们,化身音乐的奴隶。
除此之外,观众们也同样被当地电影的夸张狂热所吸引。在首都拉各斯,商业区随处可见贩卖盗版电影光碟的小摊。一张仅售数块钱的盗版光碟,相当于三明治的价格。人们痴迷于这些狂放荒诞的影视作品中所展现的宫闺阴谋和魔法迷恋。
不得不提的是,尼日利亚时下正值FIFA世界杯热潮。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小卖部的电视机前坐满了人,人们围观着宾馆和酒吧中的转播。球迷们爆发出热情的呐喊,祝贺或嘲讽着现场球员。足球,是维系着民族凝聚力的粘合剂。
文娱消遣之余,尼日利亚人也十分热衷于社交和闲聊。朋友们会在街头、市集或餐馆相聚,就这就那絮絮叨叨,直到黄昏。对于这种习惯,尼日利亚人总是掷地有声地表示:这就是生活的乐趣所在。我们为什么要被工作绑架呢?
然而,休闲生活的背后,是当地教育水平的贫乏。据 UNICEF 统计,尼日利亚有近1200万儿童无法接受正规教育。更糟糕的是,这还只是一个保守数据。很多年轻一代甚至无法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读写。缺乏教育阻碍了人们脱贫致富,这正是造成贫穷代代相传的罪魁祸首。
我对尼日利亚这个国家的印象,正如她宏大而又矛盾: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国家发展注入无穷动力,与此同时,腐败、内乱和宗教冲突却在阻碍着这股动力。虽然生活在贫困线上,但人们依旧快乐。无论前景如何,我期待着有一天看到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换国歌,反对声一片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30日报道,尼日利亚总统博拉·提努布周三签署了一项法案,现行国歌将被半个世纪前的版本所取代。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全国民众热议,反对声一片。
被取代的国歌《起来吧,同胞们,尼日利亚人听从召唤》(Arise, O Compatriots, Nigeria call obey)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使用,是该国的第二首国歌。这首国歌是在尼日利亚的一场内战中创作的,歌词从全国大赛中的5个最佳作品里撷取词句组合而成,旨在呼吁尼日利亚人“用爱和力量为我们的祖国服务”,不要让“我们英雄的劳动成为徒劳”。
立即生效的新国歌名为《尼日利亚,我们赞扬你》(Nigeria, We Hail Thee),1960年就被使用过,是尼日利亚的第一首国歌,由当时一位居住在这里的英国侨民所作。彼时的尼日利亚刚结束多年来被英国殖民的历史,获得独立。据悉,在总统同意的前一天,该法案已经得到了由执政党主导的国民议会两院的批准。周三,这首国歌在提努布参加的立法会议上首次公开播放,也标志着他担任总统一周年。提努布在发表周年讲话时表示,这首国歌象征着尼日利亚的多样性。
然而,许多尼日利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不会唱新的国歌,表示该法案是在未听取公众意见的情况下匆忙通过的,并质疑总统处理事务的优先级,认为国家目前有更紧迫的问题要解决,如社会安全、通胀上升和外汇危机。还有人表示,把尼日利亚人谱写的国歌改为来自殖民国家的人写的歌是个愚蠢的决定。尼日利亚前教育部长还在网络上指出这一版本的国歌里带有 “部落”这样的贬义词,并认为新的国歌表明政治阶层不关心公众利益。此外,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国歌改变之后,尼日利亚的名字和国旗也要改变。但推动该法案通过的一位政府官员则驳斥了这类批评,称这一改变是“恰当、及时、重要”的。“修改国歌会激发爱国主义和合作的热情,促进文化的延续。这一举措将开辟一条更团结的道路。”(赵 彤) ▲